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潮新闻·成长读本

文章导航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国家现在适合劳动年龄人口已经有近9亿人,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500万人,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一个巨大优势或者说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2.4亿,每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4年。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逐步形成,发展的动力依旧强劲。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看似一字之差,其实背后是巨大的变化,它隐藏着许多东西,从政治、经济、教育到文化,几乎意味着这个国家全方位变化。

  同学们对人口红利这个词应该比较熟悉和了解,初中历史地理课本就对我国的人口红利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人口红利的通俗理解就是,劳动力人口很多,超过老龄和幼龄儿童,这样就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现实正是如此,这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阶段,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因为我们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事人力聚集型产业。

  有段时期,中国“世界工厂”之称的来源便由于此,许多加工密集型行业,比如服装、电子等等粗放型制造业,来料加工型行业,都是中国的优势产业。

  人口红利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因为生活的逐渐富裕,很大程度上就是前几十年的人口红利带来的。

  那人才红利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说我们现在正从人口红利过渡到人才红利?人才红利确实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现象。

  通俗点说,就是受过较好教育或培训的劳动者即人才,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

  这种变化如果要有个时间线的话,那么2012年前后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根据人口统计数据,那段时期,正是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出现之时,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开始低于需要赡养的人口增长率。相应的,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群在不断增长。

  而这个时间点前后出生的同学们,也正是“时事开讲”的小读者们,我们谈人口、谈人才、谈人才红利,其实聊的都是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因为长大后的你们,正是人才红利的主力军,你们的所学所知所用,也正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所需要的。

  14亿人口的中国,是怎样从人口红利的绝对大国慢慢变为人才红利大国的呢?

  首先就是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据。

  老年人多了,老年人与青年人的比例就会改变,人口结构也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老龄化社会的指标就是根据人口中的老年人比例来定的。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的话,就属于老龄化社会了。

  我们知道,人口红利的判断标准就是,劳动力人口数应该超过要供养的人数,老龄化的加剧就意味着这样的红利的减少。

  但是,反过来这又说明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建立时的194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74年过去,而今中国人平均寿命达到了77.3岁。一个国家平均寿命的提高可不容易,它意味着与寿命、生存等相关的医疗、工农业、教育等各行业的大踏步前行,才能保证这样惊人的提升。

  比如,在历史上曾经严重影响中国人生存的天花、小儿麻痹症、疟疾等疾病陆续在中国被灭绝。导致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我们依靠自己研发疫苗,顾方舟等人不惜以身试药、以子试药,最终研制成功。后来顾方舟被称为了“糖丸爷爷”。

  这样的艰苦努力,才换来寿命的一岁岁增长。

  在教育上的投入同样巨大。直到今天,每到全国两会,许多代表还在不断地探讨如何进一步“一个都不能少”地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2020年进行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前进道路中的必然,因为这意味着中国不再仅是世界工厂,它所焕发出的是更新的生命力。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就超过1000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在过去20年里,中国还培养了6000万工程师,是全世界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仅工程师数量就接近法国总人口了。以中国当前的教育规模,后续每年新增的大学生还会继续攀升。

  以前,我们有充足的劳动力,所以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我们争夺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料加工业,以后,我们将会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想见,也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比拟。

  这就是我们的底气的由来。

  所以有人说:人才红利是对劳动者的奖赏,值得每一个劳动者期待。

  只要有一技之能,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依靠人才和技术创新提升效率,让一个人养活十个人成为可能。比如说,以前光靠人工拧螺丝,一天可能一台设备都无法安装完成,而有了机械臂、工业机器人,却可能数小时就完成了设备安装,而机械臂、机器人的背后,就正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相应的,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就会更多。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高科技、泛高端制造,新基建、新能源等等代表着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产业。

  我们国家的产业一直在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工厂、流水线实现了无人智能化作业,劳动力价值在上升。这意味着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中国的发展,各方面都需要人才,高级人才。

  而高级人才可不仅指学历高,非得是硕士、博士才能胜任,事实上,在国家建设中,我们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的是“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比如那位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的温州小伙马宏达,他毕业于技工院校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的是建筑装饰,摘得了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桂冠,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

  这样的小伙子就是一位人才,那个行业的高级人才!

  如今我们的教育体系,已比较丰富且完备,有着各类型适合不同程度、不同年龄人群的教育方式。

  中国教育的人性化、科学性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它显现的正是多种出路多种可能的未来。

  只要有一颗进取及不认输的心,一切皆有可能。每一条道路都能够成就一位人才。


钱江晚报 潮新闻·成长读本 a0002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2023-03-18 钱江晚报2023-03-1800010;钱江晚报2023-03-1800013;钱江晚报2023-03-1800017;钱江晚报2023-03-1800011;钱江晚报2023-03-1800015 2 2023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