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医疗保障专家李永生提醒,疫情后跑马要谨慎
发令枪响到结束,我的心才能落地
本报记者 赵磊 王萍琴 李文瑶
李永生(左) |
扎堆的马拉松赛事举办,满足了大批的马拉松爱好者,但对从事田径赛事医疗保障工作的李永生来说,从比赛发令枪响到结束,他悬着的心才顺利落地。
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浙江省8场马拉松比赛中,美国心脏协会(AHA)主任导师、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人李永生,全程参与了其中四场比赛的医疗保障培训与比赛中的调度管理。
“在温州龙湾和余杭梦想小镇的比赛上,都有突发情况的发生,但好在现场抢救及时,目前参赛者都无大碍。”李永生表示,参赛者身体的突发状况,虽然大多与天气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因沉寂三年后大量涌入的比赛对马拉松爱好者的影响。
“有很多参赛者,这几年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有的突然开赛,心情比较激动;还有的趁着比赛的机会,前一天晚上跟跑友聚餐饮酒。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风险。”李永生说。
在李永生遇到的选手突发状况中,年轻跑友尤其居多。所以今年几场马拉松赛事前,他和团队专门下发了“致‘阳康’后马拉松参赛选手的建议”,要求跑友们在参赛前自我评估。
比如,“阳康”两个月内或是两个月后仍伴有明显的胸闷、气短及明显的体能下降,则不建议参赛;新冠期间被临床医生明确诊断为“白肺”“心包炎”“心肌炎”“心梗”等高风险并发症选手不建议参赛;“阳康”两个月后心电图仍显示具有潜在风险的心律失常(例如:频发性、多元性室性早搏、r-on-t室性早搏等),或者心脏彩色B超仍显示有明显的功能下降及心脏结构变化的选手,则不建议参赛。
即便顺利过了自我评估,比赛期间,跑友也不能掉以轻心。李永生建议,“阳康”后参赛的马拉松选手在跑步过程中,尽量将心率控制在(170-年龄)以下。
“比赛过程中,一旦感觉到身体不适,要及时停下来。”李永生特别提醒,如果有人左臂麻木且向左后背方向放射的话,应考虑是不是运动型心绞痛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三月气温较低,这对跑友来说,实际上刚刚好。“热身的时候会有点微凉,一旦动起来,跑一跑其实是很舒服的。”李永生建议,随着天气渐暖,跑友在参与赛事时要注意热射病(即重症中暑)的情况,危急时也会引起心脏骤停。
不过为了给跑友们保驾护航,今年马拉松赛事在医疗保障方面都加大了力度,除了随时待命的救护车,AED(除颤仪)的数量基本不到500米就有一台(不包括救护车AED在内),并且每100米甚至50米就有一名医疗志愿者,“不仅如此,我们还加入了高强度的赛道急救演练。部分赛事,还加入了救援直升机和高清晰的AED定位导航系统。希望赛事开放后,广大跑友都能顺利安全完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