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
阿里巴巴迎来了重大组织变革: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准备就绪时均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前零售业务负责人领导数字业务。受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美股盘前一度涨超6%,报每股91.39美元。
这并不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而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也不只是“变动”,而是“革新”,更是与时代浪潮共舞的“前行”。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重整行装,重振旗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这次改革,被称为是阿里巴巴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是为了更好适应市场,可以实现更多元的发展,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也可以孵化更多的上市公司。正如阿里巴巴CEO张勇所言,变革的初衷和目的,让组织变敏捷,让决策链路变短,让响应变快。可以说,这是阿里巴巴的一次重要战略转折,是一次“现实重生”。
不仅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是跨时代意义的事,对于民营经济,更是跨时代意义的事。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涤荡着一个又一个看空民营经济的虚伪论调,浮出水面的,是一个更可期的阿里巴巴,是大有可为的民营经济。
甚至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此次调整变革,意义也不一般。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期待持续改善的当下,阿里巴巴的调整变革,也有助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振的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信心,为经济复苏提供“阿里动力”,这也是阿里该承担的责任,该有的现实担当。
阿里巴巴能够进行调整变革,之后也可以融资和IPO,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坚定支持。也恰恰进一步说明,国家比谁都希望,民营企业好,民营经济好,这是一以贯之的态度,从未变过。民营经济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期望,也合乎广大民众的利益。
这些,便是阿里巴巴此次内部调整变革,所释放出来的真正信号。拥抱市场,拥抱变化,春暖花开。社会期待阿里巴巴轻装前行,在革新中乘风而行,不躺平,不认输,与国家发展大局进行深度融合,为民众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本报评论员 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