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包”的风险,不能只靠家长警惕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据《法治日报》报道,最近北京家长赵佩之前给孩子报名的艺术培训机构因资金周转问题突然停课,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未消课时费还有1万余元。
培训机构为了抢生源,只要有机会当然就会大力销售大课包。家长在早晚都要交的心态下,为了“看得见的实惠”,也常常默认乃至“主动”选择商家的打包促销手段。
作为消费者,家长要理性看待大课包。如果机构开不下去或者孩子不想学了,大课包就会遭遇退费难。尤其是在关门大吉的状态下,即便打赢了官司,执行也是一个难题。
因此,家长要清醒意识到这种预付消费的风险。资金没有纳入规范监管,预付款越多风险越大。
当然,规避大课包风险不能只依靠家长保持清醒,监管部门更应该发力,切实落实相关政策。
2022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新增了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
按照相关政策,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全面实行预收费监管。银行托管重在改变由培训机构单方控制预收费资金的状况,通过将预收费交由第三方即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按照培训服务提供进度向培训机构拨付资金,督促培训机构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采取风险保证金方式的,校外培训机构应与符合条件的银行签订协议并报教育等主管部门备案,开立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存入规定金额的保证金作为其履行培训服务承诺和退费的资金保证。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将有效改变学员和家长在培训服务中的弱势地位,保障其合法权益。退费难和卷钱跑路两个老大难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这些规定在现实中却未能很好落地。
有鉴于此,专家呼吁应当明确相关主体的监管责任,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多部门联动协同执法的体制机制,特别注意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大对违法收费行为进行查处的频度密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强制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进行收费。只要构建起完善的日常监管执法机制,何愁大课包痼疾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