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老人们“食无忧”,杭州西湖区首推园区共享食堂
“和我一道吃饭的,都是小年轻”
本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王晓岚
让社区老人们“食无忧”,杭州西湖区首推园区共享食堂
“和我一道吃饭的,
都是小年轻”
本报记者 方力 通讯员 王晓岚
杭州城西的千岛湖智谷是个现代化园区,通体透明的建筑映衬着烂漫的海棠花,在阳光下很是好看。
“今天哥嫂来做客,我带他们吃大餐。”73岁的潘阿姨从金色蓝庭的家步行5分钟,进入千岛湖智谷的大楼,恰好是中午11点。此时,3楼的餐厅已经饭菜飘香。
最近,这里成了园区白领和古荡街道老人一起就餐的“共享食堂”。
老人把食堂照片发到朋友圈
老姐妹们很羡慕
“这里花样蛮多,口味好。我经常来吃,周末还带女儿一家来。”潘阿姨说,她第一次来食堂吃时就被惊艳了,发了朋友圈后得到一条评价,“高大上”。
这里原本是园区白领们的餐厅。一千多平方米的场地,宽敞明亮。靠窗的位置,风景佳,可谓雅座。餐台上,几十个菜品一字排开,散发着香气。餐厅采用时下流行的自助模式,称重结算。
潘阿姨和老伴两个人,自己在家烧,怕吃不完浪费,菜品也远不如这里丰富,在这里吃多少称多少,她觉得蛮好。“而且,和我一道吃饭的,毛多年轻人。”潘阿姨说。
3月28日中午,潘阿姨和老伴选了一大盘菜,“多的打包回家晚上吃。”
跟着潘阿姨来感受的哥哥也很满意,“虾肉鱼蛋齐全,还有各种时蔬,总要一百多块吧。”潘阿姨笑了,“不用不用,60几块钱,还能用社区发的优惠券。”
那边,两个阿姨结伴来考察,“听说这个餐厅和我们社区挂钩,特地来看看。”
阿姨们转了一圈,发现自助菜品蛮丰富的,另一个档口有炒粉干等面食,还有小炒。阿姨们心生欢喜,打算带老姐妹们来吃吃看。
餐厅有千岛湖美食
还会因老人改变菜品
餐厅负责人董杰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们公司来自千岛湖镇,进驻了杭州三个商业园区。其中千岛湖智谷这家是在2021年正式开业的,今年3月初作为古荡街道文华社区共享食堂试运行,“现在人气越来越旺,每天有四五十个老人来就餐。”
后期就餐人数还会增加,董杰并不担心:餐厅最多可容纳一千人同时就餐;就餐时间有错峰,老人们通常中午11点就来了,年轻人一般集中在12点多。
为了更好地为老人服务,菜品悄然发生了改变。
“老人们吃得清淡健康一点,首先食材要新鲜,烹饪时尽量只放基础调料,口感要偏软烂。”董杰说,食堂菜品最多时有42道,具有千岛湖特色,比如早餐有玉米粿、豆腐包,午餐有时会有千岛湖新鲜时蔬。观察到老年人爱吃面,餐厅还准备了千岛湖特产石林日晒面。
唯一让他头痛的是,早餐7点正式开始,但老人们来得太早,还来不及制作。对此他很有歉意。
中午11点半,老年人三三两两就坐吃饭,也开始有零星的年轻人加入。
“试运行情况比较好,我们最近才发放通知,给老年人发放就餐优惠券。”文华社区书记吴翠芬说,目前社区已经发放250多张优惠券,充100元送40元,其中街道补贴25元、园区补贴15元,“这样的福利会长期持续。”
“一日三餐不用愁,饭点一到食堂走。”潘阿姨听了吴翠芬的话,连说“很好很好”,还热情拥抱了她。
社区没有条件自办食堂
用上“资源互补”这招
这个共享食堂是怎样形成的?
吴翠芬说,社区没有建设老年食堂的配套用房,如果建在居民楼,会遭到居民反对。另外,社区自己运营食堂,不仅不专业,也会导致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但同时,老年人就餐的需求又很迫切。
“我们社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达到了1200人,这还不包括户籍不在社区里的。”文华社区负责老年工作的社工说,以前社区也找过沿街快餐店合作,但场地只有50平方米,太小,而且环境嘈杂,菜品味道重,居民不太满意。
“社区和千岛湖智谷是共建单位,一直都进行资源互补,比如错峰停车等。后来,我们发现了这里的食堂,觉得位置、口味、环境都很不错。”
社区与园区协商后,决定在这里设立共享食堂,在继续满足园区员工就餐的同时,也让辖区老人享受一日三餐的便捷就餐服务。
据悉,目前杭州老年食堂大体分为三种类型:自办型,由社区(村)自办老年食堂;引入型,由社区(村)提供场地,引入第三方力量运营老年食堂;嫁接型,依托社会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就餐和配送餐服务。
而文华社区的老年食堂模式可称为“共享食堂”,在西湖区还是第一家,蛮新颖的。
“共享食堂,是街道、社区、共建单位多次面对面商讨的结果,实在来之不易。”吴翠芬告诉记者,周边类似的商业园区很多,前后考察了三四家园区餐厅,最后才确定下来这一家。
“社区老小区多,老年居民多,希望可以通过共享食堂的方式方便居民。”吴翠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