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亟待透明收费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马桶都修不起了?师傅10秒钟疏通张口就要700元,疏通方法也不过是哗哗倒入疏通剂。近日,网友分享的天价马桶维修遭遇引发热议。
在人工费水涨船高的当下,公众对上门服务费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平心而论,加急人工的收费本应该高于社会一般劳薪,尤其是疏通马桶还有脏活溢价,收费适当偏高有其合理性。但问题是,10秒钟就疏通好了,而所谓的官方疏通剂、通厕所药水等在电商平台上每斤价格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竟然张口就要700元,这个钱未免也赚得太容易了!
更有甚者,看似不起眼的修马桶,还有人发展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产业链。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上海警方捣毁了一个“以疏通管道为名,推销高价管道疏通剂牟取暴利”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涉案金额逾600万元。在该团伙“运作”下,消费者往往需花费3000元至5000元为管道疏通服务买单,最多一单竟高达19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通马桶,日常生活中,修家电、开门锁等小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天价维修费现象。很多网友纷纷吐槽之前遭遇过的各种维修套路。在现实中,许多师傅动不动就夸大乃至虚构故障,对不明就里的顾客进行诱导维修,明显存在价不符实的乱收费问题。一次被服务,终生都留下深刻的记忆。
吃一堑,长一智。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提前问清楚收费标准和价格,避免踩坑。面对不合理收费,要据理力争并收集证据积极维权。作为监管部门,更应有所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维修人员在服务前应明确告知维修费用,取得消费者同意后方可维修,不得事后变相收取费用。按照这样的标准审视,维修人员巧设名目坐地起价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理应依法规范。
小修小补服务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修马桶暴利”绝不能等闲视之,维修行业固然要加强行业自律,职能部门更应该予以针对性指导,建立起清晰的服务性规范。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刚需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关注。前不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眼下,全国都在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告别“修马桶暴利”之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