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家,噩梦般的十多天后,得救的他和父亲相拥而泣
揭秘缅甸“高薪务工”背后的利益链
本报记者 吴越 商泽阳 文/摄
一名家长准备去南伞口岸迎接孩子,制作了锦旗赠送镇康县公安局 |
家长的借款记录 |
终于回家,噩梦般的十多天后,得救的他和父亲相拥而泣
揭秘缅甸“高薪务工”背后的利益链
本报记者 吴越 商泽阳 文/摄
“我这边人已找到,正在谈判。”在云南省镇康县等了十多天后,李成达(化名)终于等来了最新消息,他儿子被“高薪诱骗”至缅甸,警方协查有了最新进展。
5月上旬,接到多位家长述说孩子被骗缅甸的求助后,本报记者赶赴云南镇康县调查。
这座中缅边境的小城,因为山顶能眺望到孩子被困的缅甸果敢老街,成了各地家长赶来等待消息的聚集点。
从缅甸果敢老街到镇康县,直线距离不过10公里。但被困孩子这段回国路却走得异常艰难(本报5月17日、18日2版曾连续报道)。
记者了解到,一旦家长们等来谈判,就意味着孩子所在的缅甸“公司”已经向家长开价,也就是要交赎金。
“开价三十五万元,孩子回来基本都得花钱。”李成达这么说。
事实上,缅甸“高薪务工”的背后,是一条明码标价、受骗人沦为交易筹码的利益链。
“此前,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在菲律宾、柬埔寨较为猖獗。前些年,中国与这两国联合开展打击行动后,这类产业正向缅甸转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缅甸问题专家鲍志鹏表示,近年来,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蒙古等多国公民被诱骗到缅甸,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缅甸电信网络诈骗危机愈演愈烈。
受骗年轻人多成“肉票”
回国情况不尽相同
“向信用社借了10万,随时支取,不过额度已经借满了。”在镇康县玉顺宾馆楼下,记者与一名家长聊到深夜。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老家又在造房子,现在手头连一万元都没有,无力支付缅甸“公司”的要价。
从浙江赶来的黄娟(化名)日前也收到了缅甸“公司”电话,开价人民币25万元。她和丈夫长期在外打工,超出支付能力的赎金让他们犯愁。黄娟住在镇康县公安局对面的宾馆里,80元/间的房费是她每天最大的开销。房间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几乎占据了房间的全部。
和她一样,5月初在镇康县等待警方解救的孩子家长们,大多收到了交赎金的消息。有些消息是孩子偷偷发给家长的,有些是缅甸“公司”用孩子手机打电话直接说的。记者从多名家长处获悉,缅甸“公司”开价不一,二十五万元,三十万元,甚至七八十万元……他们很无奈,“人在对方手里,想回来,肯定得花钱。”
“镇康警方告诉我们,已向缅甸警方发协助调查函,两国存在警务合作。”多名家长称,已经把孩子被困的具体位置、联系方式和照片提供给镇康县公安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被高薪诱骗的孩子一旦被偷渡到缅甸,便成了利益链上的交易品。他们起初被“蛇头”贩卖给缅甸“公司”,“公司”再向家人讨要赎金或是互相转卖。层层倒卖后,受骗者“身价”水涨船高。
不过,并非所有受骗者最终都得交赎金,其回国情况不尽相同。
去年,一位浙江籍留学生被缅甸“公司”虐待的视频发至其母亲手机,要求交40万元赎金。家人报警,9个月后的今年3月24日他被警方成功解救。而5月9日,未满18岁的张杰(化名)从缅甸回到中国,他妈妈告诉记者:缅甸警察送孩子回来,她没有给一分钱;诈骗“公司”所在的大楼物业认定该“公司”违反规定,将罚款的5万元用于张杰回国路费。
再如,记者在镇康县见到的被救者曾凯(化名),他因身体原因不适合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被“公司”送出办公大楼。最终,曾凯父亲准备了一万元现金和两条烟,在南伞口岸接到儿子后,将这些给了护送曾凯回来的缅甸小伙。
情急之下轻信网络直播
寻亲家长陷入新陷阱
缅甸带兵救人,送被困者回国门……短视频平台上,不少人在缅甸老街、木姐、小勐拉等地直播,直播内容就是如何从电信网络诈骗“公司”把人“救”出来。
“我已经受骗过两次,这次又打了两万元定金,还不清楚成不成。”四川家长王丽(化名)告诉记者,之所以网上找人去缅甸救孩子,是因为报警两个月,一直没进展。但是她的孩子发来消息称被打得很惨,“上班”时间强制从早上8时一直到次日凌晨4时,时长20小时。
王丽想碰运气。
最近一次的两万元定金,她已经付了半个月。
这是她第三次求助政府部门以外的力量,希望尽快救出孩子。王丽从直播间里看到一位博主自称在缅甸做生意,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位博主频繁上线,还经常在半夜直播中露脸介绍在缅甸救援的情况,她才觉得可信。
今年4月,在对方一次直播中,王丽联系了这名博主。博主称先给两万元定金,他会以第三方身份去缅甸“公司”谈赎金。随后这名博主将他的身份证、护照和营业执照都拍给王丽。王丽特地上网查了营业执照,名字确实符合,所以给他打了钱。
但原本定在5月初的救人计划被多次推迟,这名博主找了很多借口。王丽担忧会不会像以前一样遇到了骗子。此前,她关注到一位IP属地在缅甸木姐的视频博主……她当时付款一万元定金给对方,但不久她的账号被对方拉黑。还有一次王丽付了2800元定金后,网上声称“可以救出孩子”的人也失联了。
5月12日,作为亲历者,王丽、可可(化名)均在家长群里发出提醒,“不要病急乱投医,不好轻易相信任何个人或团队说可以救人,注意甄别信息”。
终于回家的青年抱着父亲哭泣:
像梦一样
缅甸电信网络诈骗困扰全球,骗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鲍志鹏向记者分析,缅甸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根源在于国内治理结构碎片化,挑战治理能力。果敢老街所在的缅北地区,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不少都对该产业产生一定依赖。
“目前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缅北民族地方武装控制区的基础设施,比如电网、电信网络大多都是中国建设和运营的,因此缅甸打出的诈骗电话,显示地址是云南,也正是这一点容易让大家放松警惕。”鲍志鹏说。
据了解,针对这类问题,我国近年采取了“断卡”“长城”“利剑”等行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鲍志鹏认为,在缅北,甚至出现学校场地出租给电信网络诈骗公司,业务繁忙时学生和老师到电诈公司兼职的情况,可见电信网络诈骗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根本缓解,亟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在镇康县蹲点采访第三天,记者和家长一起在中缅边境迎回一名归来的被骗青年。当天,记者带他去山头远眺果敢老街。他回忆起被困十多天的噩梦般经历,抱着父亲,两人喜极而泣:“像梦一样。”
我们期盼,多国联合打击边境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的行动持续有力推进;我们盼望,有更多的被困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