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潮新闻·教育

名师指点、古今结合,杭州严丽杰名师导航站的艺术尝试——

传统戏曲这样走进校园

越剧传承班学生正在练习(左)
王桂萍老师给学生上课(右)
王桂萍老师给学生做指导

  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刚刚落下帷幕,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一代当家花旦章益清将一朵新“梅”收入囊中。至此,浙江共有42人共计47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对于浙江而言,夺“梅”不只是摘得“梅花奖”,还有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这其中,是戏剧演员们的坚守与突破,是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戏剧的尝试,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就在梅花奖颁奖典礼的第二天,杭州滨江区严丽杰名师导航站的成员们来到越剧诞生地——绍兴嵊州。越剧如何与音乐课堂更好地融合?本土戏曲如何走进课堂、走入校园?从一群老师的思考、几所学校的探索里,找寻可能和答案。

一个名师导航站的探索

  传统戏曲如何进校园?严丽杰导航站将目标锁定在了越剧上。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并被收录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越剧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中国的歌剧”。然而据严丽杰初步了解,除个别学校开设零星越剧社团外,越剧并没有系统地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通过前期课题论证、文献查阅,并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专家们提供微课堂教学讲解,老师们梳理越剧历史发展文脉、流派唱腔,并对相关元素进行创新提取,设计以《采茶舞曲》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为背景,适合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推广的越剧课程。

一所艺术院校的坚守

  在浙江,越剧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探索和实践还有哪些?在越剧课程传承与创新方面,能不能做得更好?

  5月22日,严丽杰带领导航站的老师来到嵊州寻找答案,其中一站就在被誉为“越剧艺术家摇篮”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通向学校的一条公路被称作“越承路”。一个“承”字,概括了学校的教学宗旨。

  作为一所有着61年历史的公立中等艺术职业学校,嵊州越剧艺校集越剧教育、研究、交流和展示于一体,设有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的中本一体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流派传承人班”等特色专业。

  当天下午,一堂名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剧目课正在教室进行。上课的学生来自学校传承班,老师则是国家一级演员、越剧王派传承人王桂萍。

  相比追求身段唱腔,王老师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真实情感,通过梳理不同表演层次,再讲解唱腔和舞台表演技巧。

  “越剧传承创新是永恒话题。”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校长钱江南介绍,学校邀请传承人来上课,就是注重于越剧腔调的原汁原味。

  嵊州越剧艺校在国内同类艺校中率先开展“剧目驱动教学”、“演学结合”等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堂越剧元素课的突破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像专业越剧演员一样抠唱腔、身段,显然过于严苛。如何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越剧?音乐老师就是分散在不同学校的一粒粒微光。

  严丽杰说,导航站的老师们并不是专业的越剧演员,在学校时也没有接受过系统越剧课程培训,“通过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们做越剧指导等方式,让老师们补齐短板,掌握技巧。”

  同样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为主题的越剧课程,在滨江实验小学音乐老师陈梦筠的课堂上,有着与艺校完全不一样的呈现。正式上课前,她先通过让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和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感受南北戏曲的唱腔特点,以此带出越剧发展历史、流派转变等基本背景常识。

  戏剧是一门涵盖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结合学生的喜好特点,陈老师还加入了张杰演唱版《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来了一次摇滚音乐与传统越剧的碰撞。

  通过严丽杰导航站的辐射,目前杭州不少学校的老师都有做类似尝试。杭州丹枫实验小学顾玉英老师的越剧元素课,以《采茶舞曲》为主题,结合《雨前曲》基调,通过采茶动作、韵律唱腔、越剧方言念白等形式,提取、传播越剧元素。

  不仅在杭州,“越剧进校园”的探索和实践,嵊州城南小学已坚持了20多年,通过创排“越韵古诗”等方式,让越剧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严丽杰说,新课标落地需要时间和过程,“希望通过将越剧元素融入课程的形式,让非遗不遗,让文化同化,让实践常见,让学生感受传统戏曲之美,培养文化自信。”


钱江晚报 潮新闻·教育 a0011 传统戏曲这样走进校园 2023-05-26 25781170 2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