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孩走了,他在安宁病房的最后一个月
给所有人都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
“去吧,孩子
不要害怕……”
本报记者 吴朝香
病房外的心愿墙 |
“去吧,孩子,你要去的地方,爸爸妈妈已经全部安排好了……不要害怕……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啊!”良良妈妈俯在儿子耳边轻声说出这段话时,站在一旁的叶佩华和同事们忍不住落下泪来。
叶佩华是温州市中心医院安宁病房的主管护师,8岁的良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虽然见惯生死,但送走这位8岁的男孩后,她心里一直空落落的,“这个孩子太聪明,太懂事了……”
他眼睛亮亮地说:
我想喝奶茶
良良是因为肿瘤晚期转入安宁病房的,这个8岁的孩子已经和肿瘤抗争了3年。父母带他辗转就医,最后一次从上海回来后,良良就住进了当地医院的监护室。
“因为到了晚期,孩子在监护室,家人不能总是陪护。孩子爸妈觉得,他一个人在病房太可怜,他们希望最后一段时间,能陪着他一起度过,所以就到了我们这里。”
叶佩华记得良良刚转来时,浑身浮肿,小脸也是“胖胖的”,“看着是个小胖子,但其实是浮肿。”
良良无法下床,要依靠鼻饲管吸氧,每天都要输血,还需要仪器控制血压。但良良可以正常和人沟通、说话。
“他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也在网上查过,很清楚一些打针、输液的环节,非常配合,甚至知道这样操作的效果。”叶佩华说,良良的爸妈告诉他,换个地方治疗,在这里爸妈可以一直陪着他。
“因为换了地方,孩子第一天还有些紧张。”为了让孩子放松,叶佩华和他聊天,问良良有什么心愿,可以写下来,她会尽力帮他实现。
“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竟一下子回答不出来。”叶佩华有些心疼,“长期治疗,他都是在病房里:冷冰冰的机器、打不完的盐水、输不完的血液……孩子都有点不敢提愿望。”
叶佩华说:“阿姨此刻的愿望是想美美吃顿晚餐,再配点可乐。”
良良笑了,试探地问:“我能喝一杯奶茶吗?”
叶佩华当即就回答他,“可以啊,刚好,我也要喝一杯可乐。”
良良开心地拿着叶佩华递过来的卡片,认真写下自己的小小心愿:一杯奶茶。
那天,良良妈妈买了一杯原味奶茶,一家三口分享这杯小小的奶茶,喝了两口的良良,感到莫大的满足。
不愿吵醒爸妈
翻身也尽量不发出声音
对良良来说,在安宁疗护病房,最大的满足是爸爸妈妈可以一直陪着他。妈妈会陪他说话,照料他的饮食。他什么时候醒来,都能看到爸妈的身影。
虽然使用了镇痛药物,但疾病晚期的良良,还会时不时疼痛。
“疼的时候,他是睡不着的。他很懂事,好几次晚上我查房的时候,看到他翻身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想吵醒爸妈。” 叶佩华说。
来安宁疗护病房的一个星期后,在一次聊天中,良良告诉叶佩华,自己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
“我们病房里有电视, 当他看到这个动画片要付费时,就默默换了一个免费的看。” 叶佩华后来悄悄把这件事告诉了良良的妈妈,“他妈妈付了费,给他播放了那个动画片。他开心到眼睛里都带着光。”
在最后那段日子,良良的病房里,这个动画片在循环播放。
“良良很敏感,他从小生病、就医,所以一直没再去上学,朋友也不多。这个孩子其实很需要陪伴。我们建议,家里的亲戚朋友,方便的话,每天轮流来陪陪他。”叶佩华说。
这样的安排让良良觉得兴奋,他每天都有期待:今天谁谁要来,明天是谁来。
妈妈在他耳边说:
爸妈永远爱你
让叶佩华难以忘记的还有良良的妈妈。
“他爸妈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妈妈,陪伴孩子的时候,她要极力克制,只要从病房里出来,她就眼泪汪汪。她一直这样的状态肯定不行。”
有几次,细心的叶佩华交待其他家属在病房陪伴,把良良妈妈带到休息室独处,“我们这个休息室,有香薰,有音乐,也有按摩座椅,目的就是让处于悲伤状态的家属,略微放松一下。”在柔和音乐的陪伴下,良良妈妈可以睡上半小时,让情绪不那么紧绷。
在安宁疗护病房住了一个多月后,良良最终还是离开了。
叶佩华清楚地记得,孩子是在上午走的,“前一天晚上情况已经不太好,我们也做了准备,提早请来心理医生,给孩子家长做心理指导,也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当天上午,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良良的意识渐渐昏迷。
“良良妈妈当时表现得特别坚强,一直在支撑着,她知道,孩子在最后阶段,听力还是在的,所以她俯身在孩子身边,一直给他说话。”
“去吧孩子,你要去的地方爸爸妈妈已经全部安排好了,你放心过去,不要害怕,一路往前走,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啊!我亲爱的孩子!”
良良妈妈说的这段话,叶佩华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他妈妈是忍着不哭说完了这段话,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掉眼泪。”
送走良良很久,叶佩华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时经过孩子生前待过的病房,还会忍不住停留一下,“唯一的小小安慰是,孩子走时没有痛苦,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带着妈妈的声音和爱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