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潮新闻·读城记

不能抽烟,不能有鼻炎,还要尽量避免感冒
他们是嗅辨员,也是环保行业的“特种兵”

我们和气味打交道

气体监测中免不了爬高
扫一扫
看视频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们来关注身边的气味。

  你知道吗?近几年,杭州的“气味”在不断变好。

  给大家看一组数据:近5年来,杭州空气质量呈现较明显改善趋势,2018年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升高,2020年优良率达91.3%,2021年~2022年虽稍有下降,但整体维持在较好的水平,2022年优良率为83.3%,较2018年上升9.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样也离不开一群“神秘”的工作者。

  不能抽烟,不能有鼻炎,整天跟有味道的气体打交道……他们是靠鼻子“吃饭”的一群人:嗅辨员。

  什么是嗅辨员?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他们却是环保的“特种兵”。

  凌晨,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他是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一名监测人员,平时要做的监测项目有700多种,嗅辨是其中一项工作,通过鼻子来辨别气体的异味。

持证上岗,定期摸排,嗅辨员有几大“禁”

  “很多人叫我们闻臭师,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嗅辨员,这份工作有一个特殊性:鼻子是最重要的监测工具。”凌晨是2008年单位第一批上岗的嗅辨员,目前像他这样的嗅辨员,中心有48位。

  当嗅辨员是有门槛的,首先是年龄,需要18~45周岁之间;由于是用“鼻子”工作,对日常习惯也会有一定的约束,比如男生不能抽烟,不能喝酒,女生至少在执行任务的当天不能用有香味的洗发水、化妆品等容易影响嗅辨结果的日化品。

  “不能有鼻炎,要保持良好作息,也要尽量少感冒,这都会影响嗅辨分析的准确性。”凌晨说,嗅辨员要考上岗证。甜锅巴味、花香味、水果香味、粪臭味、汗臭味,这5种味道稀释到很淡,只有闻出来才能上岗。

  除了上岗证,每月还要对嗅辨员进行一次考核,对每个人当时的嗅域值进行鉴定,达到正常范围内的才能作为备选。

嗅辨靠鼻子,但不是越“敏感”越好

  “我们检测员的鼻子敏感度要接近平常人,不能太迟钝,也不能太敏锐。”凌晨说,“我们有别于社会上的其他一些嗅辨工作,比如说闻香师、品酒师这些,他们可能需要特别敏锐的一些嗅域能力,但我们面向的是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异味干扰事件,需要更接近他们的感受,所以过于敏感反而不好。”

  嗅辨员是如何工作的?每次接到任务,他们要先进行废气的采集,用一个机器将气体吸进一个真空的采集袋中,样品送回实验室之后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做嗅辨分析的时候,需要4~6名嗅辨员,实验室温度控制在17~25℃之间,打开空气净化装置,使整个实验室里保持一种清新的空气环境。每位嗅辨员每个样品闻三个袋子,两个装着空气,一个是稀释过的废气。通过标识,选出他觉得有味道的袋子,再经过现场工作人员判断,赋予每个袋子一个数值,经过一系列计算之后,得出一个具体的数据,对照国家相应的标准,来判断有没有达标。

  为什么不用机器来测?因为目前国家对机器检测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技术不成熟。

闻“臭”有风险,有时香气比臭气更可怕

  和我们普遍认知不一样的是,不是所有有污染的气体都是“臭味”,有时候闻到一些气体,是刺激性的,会刺激到黏膜,整个咽喉部就会难受。

  “好在我们闻的气袋都是经过好几倍的稀释,吸入的有害气体量很少,危害也就不大。”凌晨告诉我们,闻了这么多年的“气味”,有时候香气比臭气更难闻,“印象最深刻的是从一个生产香精香料的企业采集的样本,特别香,像香水打翻了一样,闻起来很不舒服,之后我好久不想闻香味。”

  除了一些特殊的污染气体,有些时候,采集气体有一定风险。凌晨回忆说,一次采集废气的时候,有股气体一下子扑面而来,后面检测是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检测员当时受到了一些干扰。“确定有毒气体的时候,我们会戴防护装备,但遇到这种未知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凌晨说。

  不过,最让凌晨害怕的是登高:“日常气体监测的工作当中免不了爬高,比如登到烟囱口收集样本,心里会发慌,腿有时候也会发软,这也是需要我们去克服的一些困难。”

  今年是亚运年,生态环境部门也早已启动了亚运保障工作,来保证整个亚运期间环境质量。

  随着时代的变化,老百姓对居住的生活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来,生活在杭州,你也会感受到很幸福。

  “让大家更多地感知到我们生活环境的一个变化,也是我们监测工作一直努力想要达到的一个结果。”凌晨说。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读城记 a0006 我们和气味打交道 2023-06-06 25824017 2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