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要闻

时隔19年,浙江高考语数外回归全国卷。考场内外,不论是高考生还是家长,都有了更开放的心态……

本报教育记者的高考首日观察

义乌一考点门口,学生们笑容满满走出考场。
杭州一考点外的考生家长们。
杭州一考点外的考生家长们。

  时隔19年,浙江高考语数外回归全国卷。考场内外,不论是高考生还是家长,都有了更开放的心态……

  本报教育记者的高考首日观察

  高考,自带强烈时代感。

  2023年高考如约而至。若用一个词来概括今年的浙江高考首日印象,那就是“回归”。

  回归,是浙江学科卷的回归。

  时隔19年后,浙江的语数外学科“回归”全国卷中的新课标Ⅰ卷。

  2004年起,浙江省自主命题,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彼时,各省区,特别是东西部省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不平衡;今年的回归,同样是为了维护高考公平、规范高考试题。

  所以,人们对首日语文、数学卷的关注,超出以往。关于相较以往浙江卷易还是难的争论,网友“吵”成一团。特别是对“大家都看得懂”的作文题“好故事的力量”,各种分析比较举例纷纷出炉,忍不住的高手亲自捉刀演练。

  但核心无异,无论是什么卷,无论是哪里出题。“立德树人”是高考命题组的基本命题要求,最终指向的是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它考查的是,学生在题海之外,对社会的认知,对价值观的认定,对自我的要求与目标。

  回归,是教育本真的回归。

  4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招生制度在不断变革。近些年来推出的各项教育政策,都在向教育本真回归。

  也正因此,这些年大力推行的“双减”政策,提倡的创新精神,让家长与学生们都看到了未来多元化的道路,不只有高考独木桥。于是,记者看到,考场外少了在校外苦等三四个小时的家长,多了淡定而从容的知心家人。

  路边织毛衣的妈妈淡定回答:“尽力考吧,大不了回来和我一起织毛衣。”

  长征中学考点,三娃妈妈许女士说:“今年是大女儿考试。孩子健康快乐最要紧,考得好自然欢喜,考得一般也没关系,人生的路很长。”

  少了“一定要仔细、要看清”的焦虑叮咛,多了许多温柔而暖心的祝福。旗袍妈妈、粽子爸爸的笑脸,是孩子最需要的定心丸。

  我们还看到了孩子们的自信与坦然:杭二中滨江校区考点,一名考生带着养了9年的宠物狗来考试,狗狗还穿上了旗袍。她说:“这是我四年级开始养的小狗‘花生’,希望陪伴了多年的它给自己带来好运。”

  回归,是氛围的回归。

  经历这三年的我们,都成熟了。今年的这届高考生,完整经历了疫情,还曾经历过疫情下的中考。

  今年各个考点门口,没有了亮码、测温、戴口罩的提醒,考场内外,平静的心态正在回归。

  面对疫情,孩子们独立观察思考,因此而收获坚韧、自强与责任感。杭十四中门口,语文考试第一个走出考场的男生说:感觉答得不错,在作文里写了抗疫的内容。

  这就是因磨砺而出彩的青春。

  本报记者 郭闻

  2~4版


钱江晚报 要闻 a0001 本报教育记者的高考首日观察 2023-06-08 钱江晚报2023-06-0800006;钱江晚报2023-06-0800009;钱江晚报2023-06-0800011;钱江晚报2023-06-0800005;钱江晚报2023-06-0800010;钱江晚报2023-06-0800014;25832910;钱江晚报2023-06-0800017 2 2023年06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