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潮新闻·读城记

文章导航

河南小伙赵茂林,从打工人到股东:

我在杭州城中村“起飞”

在骆家庄的一年,赵茂林成长迅速。
多元的社区活动
西溪科创园食堂内打出标语:希望在青年
西溪科创园食堂
骆家庄农贸市场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来到了杭州,便留在了杭州。”在骆家庄给来杭青年提供的过渡公寓中,写着这样一句标语。

  赵茂林的青春,正应了这句话。8年前,这个河南农村小伙追随女友来到杭州,就落脚在骆家庄。他是“杭漂”,是创客,去年,身份再次升级,他成了企业股东。

  路能走多宽,搏一搏才知道,在骆家庄这片诞生了宋卫平、马云等知名企业家的土地上,还有多少“赵茂林们”正待从城中村“起飞”?请继续跟着“骆家庄纪事”(上一篇见本报昨日6版)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漂在“非典型”城中村

也埋下一个梦想

  赵茂林当“杭漂”的念头起于爱情,却不止于爱情。

  2015年,杭州“数字之城”的名声远扬,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赛道风头正劲。相比于北上广的高门槛,大厂光环加持下,有技术就有出路的杭州,对赵茂林来说,是一个努力蹦一蹦就可能够到果实的城市。

  当年初秋,刚毕业不久的他第一次踏上杭州的土地。在朋友推荐下,骆家庄成了他的来杭第一站。

  这不是赵茂林第一次在城中村落脚。毕业实习时,他也曾南下,蜗居在典型的“脏乱差”城中村。但同样出身于“村”,大城市的“村里人”总给他一种傲慢之感。

  眼前的骆家庄,却不那么“典型”。初见,骆家庄的居住环境干净有序,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赵茂林印象深刻。每日,跟随上下班的人群穿越骆家庄,天南地北的口音汇聚,本地人也会热情和你打招呼,外来者赵茂林有一种久违的安全感。

  那段初来杭的时光,痛并快乐着。清晨,到楼下的淮南牛肉汤吃一顿热乎乎的早饭,乘坐286路公交车西行,3站路的通勤距离,对“早八”群体格外友好。从事互联网销售的新人“小赵”,从不吝啬对工作的投入,忙碌一天,往往到晚上10点,才能望着霓虹灯归家。

  “那个时间点,骆家庄还是灯火通明,烟火味十足。”眼前31岁的小伙子穿着白衬衫黑西裤,说起话来铿锵顿挫,语速极快,常年的销售工作让本来就性格外向的他更善于表达。提起当年的打拼岁月,赵茂林说:“我很拼的,一年就从普通销售员做到了企业主管。”

  他说那一年的奔波,让自己的职业道路更清晰了,除了要在杭州扎下根来,他还有个隐秘的愿望——积累足够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

  随着公司搬迁,赵茂林也与骆家庄挥手告别。有人说,分开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没想到后面真的有机会,换一种方式回来了。”

从打工人到老板

他完成了人生三级跳

  赵茂林不知道的是,这片给了他一年滋养的土地也在求变。

  2005年,骆家庄收回了农贸市场摊位的经营权,进行统一招商、规范管理。2013年,骆家庄工业园改建成了5.6万平方米的西溪科创园,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杭州光华赋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方永飞,是第一批入驻西溪科创园的人。来到西溪科创园之前,他曾与团队辗转过多个创业园区,但一直不太满意。

  “之前,整个团队就是窝在写字楼里,没有融入到街区和地方文化中。” 方永飞说,但骆家庄不同,这里维系了村落、集镇的传统功能,骨子里的基因和根还在,让人觉得这片土地是向上有生命力的,这点尤其吸引创业者。

  随着创客不断集聚,社区党委发起组建了杭州市第一个区域性社区商会组织——骆商会。2019年,第一届杭州市西湖区骆家庄商会成立。今年,商会再次扩容,会员企业达到了61家,并升级成了文新街道商会。

  第一次接触到商会的赵茂林,着实被会员企业间的团结协作感染到了。商会诞生那年,他多年的创业梦也开花结果,成立了自己的软件服务型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方永飞。在方永飞的邀请下,2021年,赵茂林成了骆家庄商会的一员。

  “人生就像一个圆,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去年,惜才的方永飞向赵茂林递来橄榄枝,希望将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赵茂林的运营优势结合,二者联合创业。

  一切都那么自然——从打工人到个人创业者,再到知名教育企业的股东,在骆家庄,赵茂林完成了人生三级跳。

未来的骆家庄

还会怎么变

  提起骆家庄,有网友用谐音梗称其为“落脚桩”,这也是今年西湖区委交给骆家庄的一个试点课题:党建引领外来青年群体发展,打造“青年来杭第一站”。但今天的骆家庄,已不满足于只做“来杭地”,它的新目标是打造“留杭地”。

  骆家庄社区党委书记章忠萍讲了他的计划——

  首先,要先吸引青年人“看过来”,用人情味、烟火气,以及丰富的活动和合作项目,给身怀梦想的同龄人营造好氛围。

  然后,要“住下来”,便捷交通加上完善配套,给年轻人打造新潮聚居地。“现在的10套过渡公寓只是试水,我们已谋划拓展到100套青年公寓。” 章忠萍透露,骆家庄居民的后备租房资源丰富,如有需要,日后还有近3000套房源可整合。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创起来”。在骆家庄推出的助业计划中,“创”占据了极大分量,除提供创业导师陪伴式指导外,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还有租房补贴、创业启动资金等。作为骆家庄的“大家长”,章忠萍看得很远,“我们需要让骆家庄保持不断向上的活力。”

  在从小跟着妈妈在骆家庄农贸市场开粽子店的“创二代”沈漾春眼中,骆家庄从未止步。接过父母的摊子,90后的沈漾春切实感受到这里“创业者友好”的环境,“管理者很有温度,但不过度,是服务者的角色。”

  这让他相信,骆家庄和年轻人的故事未完待续。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读城记 a0006 我在杭州城中村“起飞” 2023-07-14 钱江晚报2023-07-1400007;钱江晚报2023-07-1400012;钱江晚报2023-07-1400008;25966923;25966928|;25966927|;25966925|;钱江晚报2023-07-1400014;钱江晚报2023-07-1400016 2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