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杭州入选首批新能源车补贴试点城市,那时候大家问“谁会买”
如今,杭州每两个买新车的人里,就有一人选择它
狂奔一路
越来越受宠的新能源车
本报记者 王静 通讯员 李相磊
2023上海车展, 新能源车唱了主角 |
2017年12月26日,领到杭州第一辆新能源车专用车牌的车主刘先生。 |
2010年,杭州入选首批新能源车补贴试点城市,那时候大家问“谁会买”
如今,杭州每两个买新车的人里,就有一人选择它
狂
奔一路
越来越受宠的新能源车
本报记者 王静 通讯员 李相磊
2010年6月的第一天,财政部公布首批5个新能源车补贴试点城市,杭州入选,根据政策,买一辆新能源车最高能补贴6万元。
彼时,国际电动化浪潮刚刚起步,如今的巨头特斯拉的全球年销量还不足300台,国内更是“小规模试点”。尽管有高额补贴,但对于新能源车,人们充满未知和质疑:“谁会买新能源车呢?”
时间来到2023年,根据有关统计,这一年3月杭州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4%,力压上海、深圳,居全国第一。超过50%的渗透率意味着什么?每两个买新车的用户中,就有一个人选择新能源车。
事实上,近年来,杭州的新能源车迅猛增长,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主力军。
从起步到狂奔
2010年6月1日晚,杭州成为新能源车补贴首批试点,当时钱报汽车版记者林燕兴奋地给厂家打着电话,想给读者盘点一下可选车型,不料却犯了难:各个品牌的新能源车都非常少,而且价格高得出奇,雷克萨斯LS600Hl要200多万,混动版的凯美瑞补贴后还要比普通车型贵上1~2万元。搜肠刮肚凑不够十款,于是,她又列举了几款待上市车型。
“新能源车的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作为汽车版记者的那几年,林燕一直关注着新能源车的发展。
2014年,杭州限牌。也是那一年,国家推出了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在杭州买新能源车,不限行不限购不交税,还有可观的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综合下来一款30万的车能省下十来万。”可火爆场景并未出现。
新能源车真正开始腾飞的起点是在2018年。
2017年12月26日,车主刘先生领到了杭州第一块新能源车专用车牌,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绿牌”,此后,杭州街头“绿牌”车的密度越来越高。数据也能说明新能源车一路狂奔,从杭州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量来看,2020年为5.4万个,2021年达到15.8万个。到2022年底,杭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8.1万辆,占全省40%。
“今年的上海车展,众多跨国车企高层纷纷来到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取经,这表明,我们的新能源车‘弯道超车’取得了成功。”如今,林燕依然为新能源车发展之快感到惊喜。
人们的眼光变了
家住杭州滨江的90后宝妈欣欣最近想把开了十年的现代SUV给换了。在某款新能源车展厅,销售员在一个多小时里为欣欣介绍了近百种功能,有露营场景、午憩模式、“奶爸专车”、“女王副驾”,仿佛窥探了她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到她的心坎里。看着环伺座舱里的几块科技感十足的大屏幕,欣欣觉得自己开了十年的车就像是“老古董”。
买车的感觉不同了,卖车的感受也不一样了。2019年,从业6年的汽车销售高远从“丰田”跳槽到“理想”。他说以前卖车一半的精力在和客户讲技术,另一半在谈价格,而现在几乎都在介绍科技,“线上下单,价格一目了然,客户也都能接受,买车好比是在买手机。”高远说,互联网卖车兴起后,许多新的玩法也逐渐融入了生活中。比如“预售”“盲订”,新车还没看到,仅凭一页PPT就下单预订。比如价格“随行就市”,最明显的就是特斯拉,今年至今已经调价7次,客户从最开始无法接受、处处维权,到如今逐渐习以为常。
2022年,我们做了一期《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用车成本大调查》,比较“买油车好还是买电车好”,留言垒得老高。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新能源车迎来了高光时刻。
充电网越织越密
曾几何时,“续航短、充电慢、补能难”是阻碍新能源车发展的三座“大山”,但随着公共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充电桩网络越织越密,买新能源车的一道道壁垒也在渐渐瓦解。
“我家电动车的行驶轨迹越来越远了。商场、酒店都有充电桩。”小鹏车主刘先生老家在山东济阳,2022年年初至今,他已经三度开着自己的电动车自驾返乡,单程近1000公里。
更重要的是家用充电桩的普及。去年为了调研小区配套私家车充电桩的安装问题,我们曾走访了杭州十多个小区,发现除了个别老小区没有私家车位,不允许安装以外,申请安装充电桩基本不存在困难。
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杭州还将聚焦乡村区域充电设施建设,以实现老百姓对新能源汽车‘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回得了家’的愿望。”
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汽车正从城市加速驶向广阔乡村,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