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
一脉天台山与水
半部中国全唐诗
本报记者 郭闻
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又历久弥新。
一脉天台山与水
半部中国全唐诗
本报记者 郭闻
这个夏天,注定是被唐诗点燃的季节。
一部《长安三万里》,点燃的不仅是人们诵读唐诗的热情,更是追念盛唐、胸怀家国天下的激情。
与唐诗有关的,还有我们身边的“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路”上满眼人文、遍布诗篇,既记录了历史苍茫,也记录了浙地文化底蕴。
天台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谓“一脉天台山与水,半部中国全唐诗”。据统计,《全唐诗》2200多名诗人中,走过“浙东唐诗之路”的有451人,占五分之一;收录写于浙东或有关浙东的诗作有1500多首,其中涉及天台的就有1300多首。
参与浙江文化工程研究的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何善蒙教授评价道:天台在浙东唐诗之路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它从东晋开始,便成为文人士子向往地之一。唐代时,又因文学大家司马承祯在天台山的隐居,而引得许多诗人沿着唐诗之路一路南下,前往拜访交流,也因此为天台山留下了大量诗篇。
我们的诗路开篇,便从天台道来。
山上景点频频亮相《全唐诗》
就好比往来西域的商人,一定会通行丝绸之路一样,走在“浙东唐诗之路”这条文化古道上的文人士子,自东晋以来络绎不绝。
他们为什么奔走于此,留下了怎样的诗篇?
有研究者通过古人记录的各种传记、游记、诗词发现,有这几类人是唐诗之路的主要行走者。
寄情山水、以景抒怀的,是大多数。浙东唐诗之路本身就是一条风光带,水光山色便为文人墨客钟情。东晋谢灵运沿着这条路,从浙东到浙南,边游边吟,写下了许多山水诗,开创了山水诗派。此后,这条路便成了诗人们向往的地方,唐朝众多诗人先后来到这里,踏歌而行,长吟以乐。
天台山正是这条唐诗之路上的精华所在,赤城、华顶、石梁、琼台、国清、桐柏、寒岩等,总是反复出现在《全唐诗》的诗句中,这些地方也是现代人们游览新昌和天台的热门景点。
山水往往能超越地域获得天南海北的人的喜爱,这是因为山水能引发人的情绪共鸣。郁闷时登高望远,便觉天地辽阔,心结不知不觉被打开;泛舟畅游时,又往往让人产生隐逸遁世之感。
所以,当时来唐诗之路走走的文人们,都会借山水抒发胸中块垒,借诗言志。比如李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李白一生曾四入浙江,三上天台。在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首先就是为解胸中块垒,云游四海。他一路向南边走边游、且歌且吟,大约在747年秋天,他踏上了浙东唐诗之路。他登上天台山,写下了《天台晓望》:“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还有孟浩然的“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舟中晓望》),李郢的“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重游天台》),杜荀鹤的《登天台寺》、刘昭禹的《忆天台山》等。
诗人们登山临水,取诸怀抱,借江山安放内心。
发展到后来,走一趟唐诗之路,对古时的文人来说,仿佛是一条涤荡心灵的朝圣之旅,朝圣的是心中对诗路文学的热爱,纾解的是对世事的郁郁。此时,唐诗之路上,天然的水光山色就成了诗人们寄情抒怀的最好载体。
我们在观看山水时,山水也在观看我们,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种共情,也使得唐诗之路上的山水诗特别繁盛。
诗人们写下趣味独特的游仙诗
走这条唐诗之路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宦游者或者是想入仕的文人。他们走唐诗之路的意图,是希望能够上天台山拜访一个人,从而获得仕途上的帮助。
这个人就是司马承祯。他是唐中期最有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幼时便开始学道,云游天下后便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自号“天台白云子”。他曾受武则天、睿宗、玄宗三任皇帝的几番召见,入宫讲道,在当时算得上能影响朝野的高人。
司马承祯的文学修养很高,又精通音律,著有《素琴传》等,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这样一位人物隐居在天台山,自然引得文人们纷纷前来拜访,可以访道又能交流文学。天台的“佛宗道源、山水神秀”名声更加显著。
描写天台山的唐诗中,也由此有相当一部分游仙诗。
游仙诗本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众多诗人在游山玩水之时,爱借景咏事咏人、托梦仙人。李白许多想像奇诡、飘逸无烟火的诗都属于这类,比如“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比如张九龄的《送杨道士往天台》,“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比如刘长卿的《赠微上人》,“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唐诗中有许多这样趣味独特的游仙诗。
唐诗与和合文化
造就天台新发展
天台山蕴育的不仅是唐诗,还有“和合文化”,这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又一贡献。这与寒山、拾得两位唐朝隐逸诗人密不可分。
寒山隐于天台山寒岩苦修。他题诗作偈,其诗通俗,表现山林逸趣,蕴含人生哲理、讥讽时态、同情贫民。后人辑成《寒山子诗集》3卷,《全唐诗》存诗312首。
他与国清寺僧拾得相宜相得,两人常以偈诗互和。著名的《寒山问拾得》便记录了两人间思想、认知的碰撞和相得。
寒山、拾得二人的典型形象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后来民间便将二人奉为“和”“合”二仙,寓意和气好合。清朝,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时至今日仍是和合文化的象征,天台山也被视作中华和合文化圣地。
浙大何善蒙教授还有个身份是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院长、台州市和合文化研究院院长,他告诉记者:“和合文化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与因子。”
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天台山,近些年不断谋求新发展。
天台县恢复了断流60多年的大瀑布,带动了周边乡村休闲生态游,推动天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同时,围绕着唐诗和和合文化两大元素,天台深耕出了诗路文化经济,打造了六大诗路文旅主题游线。以诗歌为纽带、风景为载体的文化路线,形成了一个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独特整体,正全面提升浙江的人文气息,盘活浙东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