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潮新闻·人文读本

文章导航

写完60万字三部曲,80后作家来了一次疯狂的骑行

《嚼铁屑》与3600公里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人,居上海。著有长篇小说《嚼铁屑》《锦上》、小说集《万重山》、散文集《云边路》、诗集《去大地的路上》等。

  写完60万字三部曲,80后作家来了一次疯狂的骑行

  《嚼铁屑》与3600公里

  本报记者 张瑾华

  这是一部有着奇怪名字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嚼铁屑》,60多万字,作者甫跃辉,80后作家,得过郁达夫文学奖,现居上海。

  三部曲设置了广场、大河还有孤岛三个不同的叙事空间,也对应了三部书的书名:《广场》《大河》《危楼》。从世俗生活到精神世界,再到生死主题,层层推进。第一部是现实题材,第二部出现了对生命的思考,第三部则完全进入到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思辨的境界,看上去很虚幻抽象,但意境非常宏大。

  今年7月,《嚼铁屑》出版后,甫跃辉来了场疯狂的旅行。他从上海出发,骑行3600多公里,回到家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这场骑行之旅持续了33天,包括记者在内,很多朋友在朋友圈中关注着他每一天的行程。一路上,他变得胡子拉碴,越来越黝黑,从“小鲜肉”向着“大叔”迈进。

  骑行和“嚼铁屑”这个意象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骑行中我换过两次内胎,因为外胎扎进了很细的两个小铁屑。就有朋友说,谁让你写《嚼铁屑》呢,所以遇到铁屑了吧。”甫跃辉说,“嚼铁屑”这三个字,有点像面对一个艰难险阻,然后努力去把它克服掉。

  以下是部分对话实录,更多内容请从上潮新闻app进入文娱频道提取。

  春风悦读:你写就了“三部曲”这样体量的“巨制”,有人认为是一部“野心之作”,也有人说是时代之书。从写作意义上来说,你个人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甫跃辉:《嚼铁屑》的责编之一李黎认为,这是一本“野心之书”。在写作上,“野心”应该是个褒义词。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野心”就会变得大而无当。

  在《嚼铁屑》的写作上,我是有野心也有耐心的,不说写了很多稿,写了很多年,单是写完后的一次次修改,都花了一年时间。

  春风悦读:我们看到的,第一部《广场》讲离婚辞了职的女性侯澈从一线城市返回故乡小城,返乡牵出她跟家乡的关系,她的原生家庭、同学等等,拉扯出各种冲突,既有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也有大都市和小地方的思维冲突。似乎是你这一代80后的一种境遇的浓缩,无论混得好还是不好,总是会和故乡产生一点故事?

  甫跃辉:故乡和异乡,是我们这代人身上凸现的两个词。

  高考、打工、城镇化等,都让这一代人的流动变得异常频繁。但无论一个人走到哪儿,背后总有一个故乡,有个可以回去的地方,所以每年春运都会成为新闻。

  上海就是陌生人社会,人情淡薄,就算是熟悉的朋友之间,也可能半年一年不见一次。在上海,我过着很“宅”的生活,除了上班,几乎就不下楼。而一旦回到老家,我每天不是在跟朋友喝酒,就是在去跟朋友喝酒的路上。

  我还是更喜欢老家的生活,在大山大河之间,在风雨草木之间,喝酒、打牌,虚度日子,真是很美好的事。不过啊,真要一直这样也不行,那就没法写小说了。要写作还是得回上海宅着。

  春风悦读:小说中的人物似乎有一种边缘人的设定,比如男主人公卢观鱼辞掉了程序员的工作,租住在郊区,比如救了很多人的老薄在现实中跟女儿的关系冷漠疏离。你平时会经常关注社会的边缘人吗?

  甫跃辉:既然谈论边缘,就得谈论中心。怎样的才算中心呢?除了明星、政客、科学家、企业家等,生活里的人都是远离聚光灯的。如此算来,绝大部分人都属于边缘人。如果这么多的人都属于边缘人,他们还能算是边缘人吗?

  在我看来,小说里众生平等,一个写作者关注边缘人或者说小人物,不会显得多么高级,也不是他有多少悲悯心,只是因为他接触的基本是这样的人。你让我去写大人物,我没办法写,完全不了解他们的生活。

  《嚼铁屑》的写作,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查了很多资料,很多不起眼的小细节,比如第二部里长江边一位老太太的几句话,都来自真实的历史记录。

  春风悦读:小说中有探讨自杀等话题,是否跟“时代病”有关,似乎比从前有更多的人陷入精神焦虑、心理危机等现状?

  甫跃辉:9月10日是教师节,估计没几个人知道这天还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终生预防自杀”。自杀不是“时代病”,它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发病”。所以,写自杀,并不是要写这个时代,其实我是想去写出普遍的人。或者说,是想通过写这个时代的人,去写出普遍的人。但这说起来容易,要做到是不容易的,身处时代之中的人,未必就了解这时代。

  春风悦读:三部曲里写到的亲情,关系疏离,在你看来,这也是“时代”的一部分吗?

  甫跃辉:因为迁徙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不可避免,亲人之间的疏离几乎是必然的。小家庭也会随着孩子的长大变得摇摇欲坠。家庭成了短暂的存在,人在生命中的很大部分里将处于独处的状态。

  这跟这个时代,或许是有些关系的吧。


钱江晚报 潮新闻·人文读本 a0006 《嚼铁屑》与3600公里 2023-09-17 钱江晚报2023-09-1700007;钱江晚报2023-09-1700009;钱江晚报2023-09-1700008;26216314| 2 2023年09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