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潮新闻·评论

给“旱地水稻”多些开放和包容

  近日,位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的示范地里,迎来了“旱地水稻”的丰收季。而此前“旱地水稻”却经历了一场风波:为了方便“旱地水稻”在当地百姓间推广种植,负责研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在当地使用了“水稻种在山坡坡上”以及“水稻上山”的说法。

  孰料这些推广语引起了轩然大波,引来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劳民伤财;有人担忧这会倒行逆施,导致水土流失;更有人质疑朱有勇团队浪费国家科研经费……不一而足。

  其实,无论如何称呼这个项目,其背后的实质都是国家支持科技下乡,运用科研力量、民生技术去赋能现代农业的重大策略。在推广之初,一项新的民用技术受到多方的热切关注不难理解,但是否也应给予多些理解和支持?

  “不想再用玉米换大米”“种出自己的水稻”是当地百姓的真实诉求。朱有勇团队正是为此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在接连解决了“旱地水稻”种植技术上的多个困难后,才在当地种植了示范试验田,并进行推广与种植。

  换言之,“旱地水稻”在当地的推广与种植,其实是一场科研人员和当地百姓相互理解、共同努力之下的双向奔赴。刚刚丰收的“旱地水稻”示范点今年亩均产量都在550公斤到700公斤不等,达到甚至超过了普通水稻种植的年产量。

  理解与支持不一定能创造亩产奇迹,但一定能让科技下乡之路走得更顺利、更宽广。“春耕秋收”,水稻从种植到收成需要时间,科研技术从下乡到取得成果,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去试验和沉淀。

  在黄河流域的盐碱地里培育出东海青蟹用了近5年,杂交水稻从立项研究到初见成效用了近10年,新疆内陆海鲜的培育从无到有经历了约50年的跨度,海南培育国产榴莲耗费的时间超过了60年,而国际上无土栽培技术从初见雏形到大规模推广,更是用了将近一个世纪。这些“异想天开”而又成效斐然的农业科研成果说明,好的技术需要投入足够的研发时间。

  在外界看来,科学研究很多时候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因此科研需要更加开放、包容的大环境。我们在面对新生技术的时候,不妨多些克制与冷静,多些理性的认知与探索,少些无端的揣测与质疑。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评论 a0015 给“旱地水稻”多些开放和包容 2023-10-13 钱江晚报2023-10-1300007 2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