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潮新闻·人文读本

30多年,100余万字,作家顾志坤首度披露——

谢晋与故乡,一些不为人知的事

顾志坤与谢晋旧照

  30多年,100余万字,作家顾志坤首度披露——

  谢晋与故乡,一些不为人知的事

  本报记者 孙雯

  顾志坤珍藏着一封22年前的短信,这封信来自著名导演谢晋。

  短信写于2001年10月2日,是中秋节的第二天。其时,谢晋回家乡上虞小住,而顾志坤正在外地出差。谢晋在上虞宾馆给他留了这封信,还有一张那年8月7日出版的文艺报和一盒月饼。

  他在信中说:“小顾,我今天回谢塘住几天,主要是躲起来,修改‘石头说话’的剧本和世行导演的构思。10月7日返沪。中秋佳节带上月饼一盒,祝节日愉快。我每读到有启发的文章,老想到你今后的创作道路,附上117期文艺报‘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不知你读过没有,我想你应该与故乡结缘了。”

  2023年10月12日,同样是在上虞宾馆,由作家顾志坤撰写的谢晋三部曲——《永不谢幕:谢晋传记》《让生命燃烧:谢晋评传》《远去的背影:谢晋年谱》(浙江文艺出版社)首发。

  此时,“与故乡结缘”这几个字,已经成为一种行动,填满了顾志坤这22年。

  谢晋,这位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将于11月21日迎来100周年诞辰,而这个10月,他已经离开观众15年了。

  谢晋三部曲共100余万字,顾志坤用了三十多年时间追随、采访、研究这位电影界的巨人,才将之成书出版。

  1975年,顾志坤与谢晋相识,当时他正在上海当兵,同为上虞谢塘镇上人,谢晋与顾志坤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1983年,顾志坤转业回到上虞,仍与谢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直至他去世的前一天,我还与他通过话,希望他能参加次日在春晖中学举行的我的新书《春晖》的首发式。”顾志坤说,当谢晋一行抵达上虞时,《春晖》一书的首发式已经结束了,他失去了与谢导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

  作为20世纪中国主流电影的杰出代表,谢晋一生共拍摄了37部电影,谢晋三部曲详细呈现了他85岁的一生。

  谢晋,号淝捷,从他的名号,可见谢家的渊源,以及上虞长辈在他身上的寄托。晋,即东晋,淝捷,即淝水大捷。“他们的老祖宗谢安在东晋为相时,以八万之众击溃苻坚八十七万大军,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顾志坤说,谢晋的祖父佐清公给孙子取这个名字,用心良苦,不言而喻。

  显然,谢晋没有按照长辈们的期待成长,自儿童时代,他就对文艺倾注了很多注意力。

  那个时候,一些戏剧草台班子常在乡间往来演出。谢晋的母亲陈振美来自余姚的大户人家,她几次将儿子从戏台下拽回家,狠狠地教训几次之后,再也不许他去看戏。这些有关谢晋童年的细节,在顾志坤之前,从未披露。

  9岁那年,谢晋离开上虞,前往上海和父亲谢春溥团聚。新家是鸟笼般的石库门房子,失了乡间生活的野趣,在这样的环境中,谢晋并不开心。这时,陈振美开始有点怀念乡间的草台班子,为了让孩子快乐起来,一个星期日,她带谢晋到了同孚路附近的影院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姊妹花》。

  这一时期,母子俩只要有新电影,都会去看,不管是言情片、武打片,中国片、外国片。

  顾志坤说,对年幼的谢晋来说,未必完全能看懂这些电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对引导谢晋走向艺术殿堂,并且在日后将自己的毕生投入电影艺术当中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1年7月,从稽山中学上海分校高二年级肄业的谢晋,在某一天的晚餐时分,突然向父母宣布了一个决定:从下个学期开始,他不打算再读高三,而准备去考上海的戏校。

  谢晋的祖父佐清公曾留下嘱托,让谢晋长大后,一不要炒股票,二不要当戏子。当父亲以这句话来质问他的决定时,谢晋说“做戏子也有出山的”。相比这个上海家庭中的风波,故乡上虞的反应更为激烈,族中有些长辈打算组团来上海管教一下这个在他们看来不走正途的少年,甚至有人提议将他从家谱中除名。父亲在信件中百般解释,才将风波平息。

  这一年冬天,临近年关,谢晋离家出走了。父母辗转寻找未果时,一封来自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系的信,告知了他的去处。那封信写得不长,他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也申明自己要为艺术献身,而且不会回头。

  这场风波之后,谢晋的艺术人生也真正开启了。

  谢晋三部曲中,写尽他的故乡情。

  在故乡上虞,谢晋度过了无忧的童年,而后在上海读完于故乡未竞的小学。

  1937年夏,谢晋就要升入初中了。顾志坤说,这时候,谢晋的父亲谢春溥和母亲陈振美几乎在同一时间想起了一所有名的学校——上虞春晖中学,这所由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擘画,由上虞在上海做皮货生意发财的陈春澜先生出资20万银圆建成的中学,在开办不久,因学校环境优美、办校方针新颖,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莘莘学子纷纷慕名前来求读。

  就这样,1937年夏,16岁的中学生谢晋回到上虞。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谢晋仅在春晖中学就读一年,就于1938年秋转学至上海的学校。

  顾志坤在书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1938年10月初的一天,即将开学的上海浦东中学来了一位个子很高,但又略显瘦削的学生,他就是谢晋。他是从老家上虞的春晖中学转学到上海读书。按当时上海教育当局的规定,凡从外地转学到上海的学生,不论他在原校的成绩如何,一律都要经过考试,合格后,方能录取。在校长办公室,稚气未脱的谢晋红着脸,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长递上了他的一份简历。谁知校长看了他的简历后,脸上便露出了微笑,和蔼地对他说:“谢晋同学,你被录取了,凡从浙江上虞春晖中学转学过来的学生,我校一律免考,因为,我们信得过那里的老师,也信得过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

  那些被信得过的老师是谁?顾志坤在书中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匡互生、陈望道、蔡元培……

  数十年以后,已成为大导演的他怀着激动难耐的心情重返母校春晖中学的时候,他说:“作为一名春晖中学出来的学生,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在求学的道路上和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记得那位校长说过的话,因为,我绝不能给自己的母校抹黑。”

  1974年,谢晋拍摄《春苗》之时,部分外景就是在春晖中学取景。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完全符合《春苗》一片中所规定的场景。但顾志坤觉得,符合《春苗》场景的地方多的是,谢晋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他感到:自己该回家看看了。

  50岁以后的谢晋归乡的次数多了。顾志坤在书中记下了他那些归来的细节——他回谢塘的家中过年,参加春晖中学的校庆,举办电影展,将国内外的电影人带到家乡考察……

  顾志坤最懂得谢晋对故乡的感情。他说,在某个夏天的夜晚,他突然接到谢晋的电话——“他听别人说我可能要去海南岛工作,他说你去那个地方干什么?那里人生地不熟,一切都得从头来。写东西更不行,还是老家好,什么地方也不要去,就在家乡住下来,像柳青住在皇甫庄一样,写一些家乡人民欢迎的作品来,不会错。”

  顾志坤说,他听了谢晋的话没有去海南岛。就在上虞,他陆陆续续写出了很多作品。

  又一次见到谢晋,他说:“你亏得没有去海南岛,如果你去了,绝对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来。家乡才是你写作的富矿。你应该不断地沉下去,沉得越深越好,这就好比挖井,真正的矿藏肯定在井深之处,等什么时候你写出了好作品,就由我来把它改编成电影,这样你我就可以对家乡有所交待了……”

  如果没有家乡这块丰厚的沃土提供创作的源泉和灵感,顾志坤说,他绝对写不出《东山再起》《春晖》《大围涂》《北撤》等几十部作品的——这些作品,都与家乡这座“富矿”密切相关,当然,也不可能有10月12日首发的谢晋三部曲。

  尽管顾志坤说自己做得还不够,但“这也是对谢晋导演的一个汇报,一种报答”。


钱江晚报 潮新闻·人文读本 a0006 谢晋与故乡,一些不为人知的事 2023-10-15 钱江晚报2023-10-1500007;钱江晚报2023-10-1500013;钱江晚报2023-10-1500014;钱江晚报2023-10-1500011;钱江晚报2023-10-1500010;钱江晚报2023-10-1500008;钱江晚报2023-10-1500009 2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