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潮新闻·评论

执着追梦,人生值得

  此情可待成追忆,吾心归处是敦煌。据潮新闻报道,10月17日,甘肃敦煌研究院的门口,92岁的常沙娜和85岁的樊锦诗合影留念。随后,两位“敦煌的女儿”拉着手依依惜别,樊锦诗对常沙娜说“下次再来”,常沙娜说“到北京了,你就到我家里来”。

  两位“敦煌女儿”重聚背后的故事,绵长而醇厚,感人至深。

  两人中的常沙娜,是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女儿,常书鸿被人称作“敦煌的守护神”。常沙娜从12岁起,便随父在敦煌临摹壁画。她继承父亲遗志,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教育的推广。她是“永远的敦煌少女”。

  两人中的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西去敦煌,从此开启一生的事业。60年来,她走遍莫高窟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她是“敦煌永远的女儿”。

  这是两个心怀理想不畏艰难的追梦人。常沙娜自幼随父亲临摹壁画,得敦煌千年艺术之熏陶,可以说,敦煌是她一生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她精神和艺术的故乡。而樊锦诗作为地地道道的江南姑娘,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一头扎进荒漠戈壁,喝咸水、点油灯、睡土炕、捉老鼠,在飞沙黄土中待了大半个世纪,保护了735座千年洞窟,写就了不忘初心、坚守理想的动人传奇。

  这是两个择一事终一生的孤勇者。和敦煌结缘的事业是孤独和清苦的。将敦煌的元素融入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首都机场和香港回归紫荆花雕塑,常沙娜的设计人生走得真实纯粹又坚定。而樊锦诗只因为在书中多看了敦煌一眼,“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和先行者常书鸿一样,埋首勤学、甘坐冷板凳,守护着莫高窟;她数次捐出奖金和多年积蓄,为的也还是守护敦煌。她用一生向我们诠释,将热爱做到极致,能够成就非凡伟业。

  一腔热血,一生执着。两位“敦煌女儿”,虽有不同的人生际遇,但对理想和事业的热爱极具共性。这种爱焕发出无穷动力,使她们坚守初心,奋斗不息。走过青春年少,走到白发苍苍,她们的理想情怀和精神魅力激荡人心,并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起,绘就了人间最美的风景。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评论 a0016 执着追梦,人生值得 2023-10-20 钱江晚报2023-10-2000007 2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