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潮新闻·人文读本

美院教授韩璐个展正在进行

读大一的女儿
给画展起了个名

  本报记者 史春波

  “韩老师,为什么要画这片废弃的房子?”

  “韩老师,你画的是你自己吗?”

  ……

  有学生这样问韩璐,他笑着一一解释。

  在位于杭州良渚的方赛艺术馆里,韩璐的三十多幅水墨写生画正在展出,来看的人络绎不绝。

  这个冷暖不定的冬日里,在韩璐的笔下,人间花木,名山大川,焕发着新的生机。

  韩璐,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浙江省文联文艺名家计划。早在三十多年前,他就接受了中国美院的传统教学,他曾是那年花鸟画专业仅招的两个学生之一。

  但这么多年来,韩璐并没有拘泥于这种传统,探索出了自己别具风格的水墨语言。

  在他的画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画,也是他自己,是他的内心,就是画里的那一只鸟,那一朵花,那一片叶子,那一只蝶,那一个雨滴。他们在宇宙天地之间,对话,交流,思考,成为彼此。

  画外有话,也有声,画外有画,也有思,是心声,是哲思。这是造化心源,韩璐本次画展的名字。展览持续到1月26日。

  女儿是策展人

  开幕式是在1月5日下午举行的,韩璐没有刻意地邀请嘉宾,但还是来了很多人,挤满了展厅。

  现场,他的很多学生送来了花,摆满了一个桌子。“祝韩老师画展圆满成功”,学生们纷纷这样祝福。

  就在几个月前,韩璐偶尔来方赛艺术馆看展喝茶,闲聊中,馆长热情地邀请他做个展览。平日里,韩璐经常参加朋友的展,而自己还没做过个展,无论大小,这多少有点遗憾。

  考虑再三后,韩璐答应了,他选了三十多张水墨写生的作品,画不大,也不多,但是放在这个艺术馆里,刚刚好。

  韩璐说:“这里展出的本人为数不多的小幅写生作品,大都是基于绘画理念的意象写生作品,尺幅都不大,题材面目也比较多样,因尚在探索和风格转型过程中,仅此试水,还望多多斧正!”

  他说得谦虚而真诚,像他的画一样。

  在中国美院读美术史论的女儿季乙如今年大一,是她给爸爸韩璐做了策展,她取了个名字:造化心源。这是来自张璪的名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引发的思考。

  季乙如解释说,在西方的绘画体系和语言系统里“造化”和“心源”仿佛是一个对子,是两个相对的所指,是“客观”和“主观”的概念,就我们中国绘画的传统而言,造化和心源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造化是文人情怀的造化,心源是自然相生的心源。

  “存在是世界本身,感知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相生的,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有温度的,枯木落石也都是有温度的,思想是有温度的,所以我们也探寻笔墨的温度。”她这样说。

  确实,从她爸爸韩璐的画里,能感受到这样的温度和热量。

  笔墨的温度

  韩璐的画不大,题材也常见,不过是牡丹,荷花,梅兰竹菊,鸟,山,房子,日常,平淡又熟悉,但每一张画又都值得细看,也只有细看,才能品出其中的意味深长和奇思妙想。

  很多人说,艺术家要追求个性,韩璐则认为,艺术家要有共性,要追求共性,共性来自于天地,也来自于内心,造化就是天地,心源就是内心。

  在展厅,有很多人围着一张画看,隐约看,画的是金光下,有一片黯然的房子,看起来似乎很难懂。他们讨论着,为什么要画这样的房子?韩璐耐心地给他们解说。

  2023年夏天,韩璐经过杭州半山,看到一些废弃的厂房,他驻足思考。曾经,这里生产钢铁,兴盛一时,为时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渐渐地消失,剩下了夕阳下的断壁残垣,杂草丛生。

  昔日辉煌不见,但是,新的文明曙光出现,精神不灭。这张画里就散发出一缕怀旧的气息,所以他在画面的顶部,加上了一抹金色。这是昔日的辉煌,也是新的曙光。

  这样的画面,也勾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特别是曾经在那些国有企业的厂房里工作过的观众。

  “那些有人文历史的,带着城市发展烙印的山水,深邃且有光芒。”韩璐这样表达他创作的观点,这也是他对历史和烟火现实的关注。

  好的艺术总能勾起小众人的共鸣。这是艺术的温度,也是笔墨的力量。

  古往今来,荷花,是画家最常见的题材,韩璐的荷花却有自己的语言。

  前些天,韩璐去诸暨出差,不料下起了冬雨,在江边看到几枝残荷,垂在水中。他画下了这张画,最妙的不是荷花,而是荷下的雨滴,点点跳跃,画面就动了起来。而韩璐要表达的深意是,不论生命的枯荣,雨露总是滋润万物。在画面的一个角落,几株野草已经冒出尖头,这就是生命的蓬勃力量。所以,即使枯萎的荷叶莲蓬,也让人看到了无限的张力。

  韩璐的这些水墨画,画面上冲虚宁静,墨气浑润,但是仔细看,每一笔都是潇洒挺拔的,充满了力量,哪怕是一片迎风的竹叶,一枝枯萎的残荷,都带着古时的君子之风。

  “画画就是要奇思妙想,不能就事论事。”韩璐说,在日常教学里,他也经常这样和他的学生们说,“要有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画得千万不要像我。”

  诗画,打通

  “画的这只鸟是你自己吗?”还有观众这样问韩璐。

  只见一株枯藤,苍劲有力,藤上栖息着一只鸟,似乎在说些什么。韩璐只题了四个字:文长家书。

  文长,当然就是徐渭。平时,韩璐经常带着学生去绍兴的青藤书屋,自己也经常去,寻找灵感。古往今来,很多画家也希望能做“青藤门下书童”。

  徐渭在他的墨葡萄图上题写:“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他画的是葡萄,更是自己。

  韩璐努力画的也是自己,所以,他画里借鸟寄来家书,是一场后人和先贤的对话。

  人类的艺术活动中,绘画和诗歌是密不可分的,他们虽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都能传达相同的意趣,北宋的苏轼曾提出“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的观念,带动了诗意画创作的风潮。

  韩璐的画,也总会配上几句他自己写的诗。他是文学博士,年轻的时候就酷爱哲学、文学、史学,陶醉于诗词歌赋。所以,这样的国学修养让他的画更多了一些哲思,多了一份浪漫而幽深的意境。

  在韩璐的画里,通过他题的几个字,几句诗,就把画里画外打通了,把人和画打通了。好比是在写作上的修辞手法——通感。

  比如去年秋天,在玉皇山下,看到一株卧倒在石头上的花开了,韩璐画了下来,题了这样一句诗:“月下眠香石作榻,浮光如被影如纱。”以花喻人,以石喻榻,以月光喻被,以影喻纱,让人充满了浪漫的想象,诗画一体。

  也有人在一张画前讨论,这画的是大蒜吗?这画的是瓜吗?韩璐取名《三味因果图》。

  一个是石榴,一个像瓜,一个像大蒜,有实的,也有虚的,韩璐这样题写:“过去者,不见之见也;现在者,见之可见也;未来者,见不见也”,充满了禅意,让人想到有色与空之妙的牧溪《六柿图》。

  所以,面对众人的发问,韩璐这样回答,开胃开心就好,管它像什么呢。

  大家都笑了。


钱江晚报 潮新闻·人文读本 a0004 读大一的女儿
给画展起了个名
2024-01-14 钱江晚报2024-01-1400007;26572774;26572781 2 2024年01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