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潮新闻·大健康

居家护理线上点单线下服务

大医院暖心的男护士
又上门来帮大伯换导尿管了

王一山给大伯更换导尿管
孙红玲为慢性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合的老奶奶上门换药

  “我要换导尿管了。”过完年,又到了陈大伯换导尿管的日子,家人照旧在网上的“浙里护理”模块上预约了换导尿管的居家护理服务。

  接单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男护士王一山。2月25日上午,杭州很冷,小伙子骑着自行车准时到达了陈大伯家,熟练地换起了导尿管。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加大。而专业护士上门护理,对高龄或是卧床在家的老人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

  社区卫生服务站点

  月上门护理70单

  家住杭州市拱墅区天水武林街道的韩大伯下肢残疾,要注射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每周两次。“我家住二楼,但我这么大年纪下楼去医院打针还是很麻烦。”韩大伯说。

  去年夏天,老伴找到竹竿巷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了登记缴费。从此一周两天,3名护士轮流上门为大伯注射。

  在浙江的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上门进行注射、抽血、换药等服务已日益普及,这种便利的医疗模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极大方便。竹竿巷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士李佳佳说,站点最近一年每月医护上门医疗服务量70单左右。虽然该服务如今已能在网上下单,但社区老人不太会上网操作,主要还是在线下进行预约。

  “原来这项服务是自费的,从2023年2月起,60周岁以上病人上门服务费可按门诊医疗费用结算以来,我们上门服务人次激增。”一位医护人员说。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推出了“浙里护理”应用,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浙里办上找到它。

  上门护理病患

  这支男护士团队首当其冲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浙大一院就是较早涉足的一家,当时成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咨询服务团队。2022年又组建居家护理团队,涵盖腹透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母婴护理、眼科护理等常用临床护理,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为出院患者、行动不便者、高龄体弱者等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浙大一院男护士团队作为其中重要的中坚力量,以较强的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充沛的精力和沉着稳重的工作风格,深受群众的喜爱。

  今年29岁的王一山就是其中之一。“小伙子态度很好,护理也很专业。”25日,为陈大伯换了导尿管的王一山,被大伯夸得不好意思。

  去年,68岁的陈大伯肚子胀得厉害,被紧急送进了浙大一院急诊科。也是从那时起,陈大伯认识了护理他的这位白白净净的小伙子。“每个月你都需要换一次导尿管,如果过来比较麻烦,可以网上下单找我们上门来换的。”出院时,王一山跟陈大伯及家人说。

  现在医院还有这样贴心的服务?陈大伯已无法下床,叫车送医要有人将他抬下抬上。住院时护理的护士能上门给大伯换,家人觉得再放心不过。

  去年年末,王一山第一次上门为陈大伯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在拔出导尿管时,他发现尿管里面有很多絮状物、很多颗粒,于是耐心地手把手教陈大伯和老伴具体该怎么护理,并一一叮嘱,“有什么情况,哪里不舒服,都可以找我。”

  王一山介绍,医院里护士擅长专业不同,因此能提供的服务项目也不同,像新生儿黄疸,就需要儿科护士上门。

  王一山2018年8月入职,一直在急诊科监护室上班,不久就接触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这不仅能方便高龄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及特殊情况的患者,还对我们的护理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项目男护士做起来相对方便一些。”王一山说。

  居家护理服务

  社会意义重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也是较早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院,于2019年4月开启该项目的线上咨询,6月开启了居家护理。“我们刚开始都是从专科的十几个项目做的,伤口造口,失禁的皮肤护理,PICC导管维护,新生儿的抚触、脐部护理,产妇的伤口护理,还要做一些护理指导、健康评估等等。”专科护士护士长孙红玲介绍,截至目前,浙江省开展的64个项目,浙大二院开展的有40几项,加入的护士有三百余名。

  申请居家护理的一般都是高龄、慢性病、体质虚弱者或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还有一部分是出院后需要延续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为了帮助更多患者,浙大二院护理部将“浙里护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内容列入了患者入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内容中。至今浙大二院已开展居家护理1000余人次,孙红玲本人已累计服务300余人次。

  家住萧山的80多岁的王大伯(化名)就是她多次护理过的病患。大伯因为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水肿,皮肤反复出现溃疡十余年。术后静脉瓣回流还是有问题,需要穿弹力袜进行压力治疗,但大伯嫌麻烦老是不穿。此外还要锻炼,不能长久站坐,但他就做不到。这样一来,他便出现了下肢严重溃疡,感染面积大。

  孙红玲看到这种状况,马上为他联系医生,住院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创面由孙红玲每天换药。

  感染控制后大伯出院,家人便在网上下单,指定孙红玲进行居家护理。“我一共上门护理了9次,都是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

  孙红玲每次去护理时,都会给大伯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怎么配合锻炼,如何正确穿弹力袜等,让家人督促大伯做好自我管理。“他如果做得好,我就会鼓励他。”孙红玲把大伯当孩子一样哄,督促他锻炼,并提醒他穿弹力袜,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再没有复发过。

  “我认为做居家护理是很有意义的,这些患者就诊复诊治疗很困难,我们上门能真正帮助到他们。这也拓宽了护士的服务范畴,增加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社会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孙红玲说。


钱江晚报 潮新闻·大健康 a0014 大医院暖心的男护士
又上门来帮大伯换导尿管了
2024-02-28 钱江晚报2024-02-2800008;钱江晚报2024-02-2800012;钱江晚报2024-02-2800007;26677306| 2 2024年02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