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潮新闻·财经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千年文脉焕彩新生

宁波海曙区加快建设都市文博区IP

鼓楼迎新 图片由海曙区全媒体中心供图

  身着传统汉服,在宁波鼓楼的古城墙上诗词歌赋、古琴琵琶,宛如梦回千年前。今年元旦期间,这里开启了一场古韵十足的元旦雅集秀,重现古代文人雅士的风雅,沉浸式感知甬城文化底蕴。

  宁波鼓楼是宁波建城的标志,也是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见证了宁波城1200余年的变迁。

  鼓楼的传承与创新,只是海曙区的一个缩影。如今,千年海曙正在以新的动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重塑文化地标 历史文物变“年轻”

  千年海曙,文化遗存稠密。2022年以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后,作为浙江省文物大区,宁波市海曙区在海上茶路启航地打造城市文化新IP“都市文博区”。

  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宁波塘河文化陈列馆等多个文博场馆先后开放,已有24个文博场馆建成开放,天一阁二期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在4.27平方公里的宁波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内,每万人拥有博物馆的密度远高于国内同类城区。

  “穿上刚买的新中式服装,去打卡月湖、天一阁等宁波地标,再逛逛城隍庙国风市集、秀水街……很是惬意。”90后的淼淼是宁波本地人,她喜欢时下最流行的City walk,有烟火气,带着松弛感与城市“深度”对话,她爱这座从小长大的城市。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居住的城市里随心漫步,主打“玩到哪,吃到哪”,他们用脚步丈量,深入城市的肌理,贴近城市的呼吸,感受城市独特的气质。为此,海曙区将辖区的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推出“微游宁波老城”5条精品线路,串联起罗城、子城内多个文物古迹地标,并结合老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非遗美食等,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与城市有了深度链接。

  在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宁波府城隍庙,共同见证人生大事,是一种什么体验?如今的宁波府城隍庙,在重新修缮开放后,继续发挥历史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也变得愈发“年轻”,非遗馆的设立,借助“文化+科技”的创新融合,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打卡新地。

  “将婚登颁证基地设于宁波府城隍庙,一方面是依托老底子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传统婚俗文化,另一方面是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婚姻登记服务。”海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元素交融下,为现代年轻人带来婚俗新体验、更强仪式感。

“文博+”赋能 都市文博区热闹了

  近年来,海曙区委通过新设立海曙区博物馆、制订都市文博区发展规划、优化博物馆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使各类博物馆遍地开花,目前全区已建成博物馆、展览馆、非遗体验馆等100多个,海曙都市文博区的集聚效应已形成。

  海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去年3月他们成立了都市文博区联盟,首批20余家单位加盟,携手开展2023年宁波市“国际博物馆日”、2023年宁波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寻找散落在海曙的咖啡店等活动200余场,让现有文博场馆“热”起来、“闹”起来,让丰厚的文化家底成为发展的金名片。

  此外,“唤醒”文化遗存、“焕新”文化地标,离不开数字化赋能。今年1月,宁波首个综合性文旅元宇宙项目——“登录鼓楼”元宇宙发布,“游客通过手机app、AR增强现实技术,与元宇宙场景交融互动,沉浸式体验甬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俞岚说。

  去年以来,海曙区开展举办“天一读书节”等各类文博展览、活动、交流80余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擦亮“千年海曙”品牌。如推出都市文博区手绘打卡地图、导览手册、宣传片、形象片、近10条研学路线等,进行夜游博物馆、文物馆+咖啡、博物馆+沉浸式演艺、博物馆+特色图书的探索实践,以及都市文博区大型定向打卡活动和“在海曙·游文博”五大系列活动,以“文博+”持续赋能城市发展活力。

  政府搭台,推动银企高效对接。今年,海曙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上线了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有效链接银行为旅游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进一步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都市文博区意味着现代、代表着开放、彰显着特色。我们要寻找文化脉络、嵌入现代科技,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从殿堂走向人群、走向市民。”海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都市文博区的持续推进,让海曙区正不断散发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


钱江晚报 潮新闻·财经 a0009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千年文脉焕彩新生
2024-04-12 钱江晚报2024-04-1200008;钱江晚报2024-04-1200011;钱江晚报2024-04-1200012;钱江晚报2024-04-1200007 2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