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潮新闻·在浙里

浙江省政协召开民生协商会,聚焦“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金点子助力科技之花绽放田头

上安村的高粱地 开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前不久,浙江“90后”女生小王发布的一则感谢帖,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的关注。

  小王的爸妈在湖州养殖沼虾,眼看再过一个月就能上市销售了,虾苗却大量死亡。情急之下,小王在网上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求助,当天下午就得到了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解决了问题(本报3月29日头版和2版曾做报道)。

  “通过科技解决问题,这是浙江开展农业‘双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过程中的生动案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对此回应,省农业农村厅干部专家的工作岗位一定是在田头、池塘边,浙江农业“双强”行动也永远是为农民服务,为农民解忧解急,助力共同致富。

  近日,浙江省政协召开民生协商会,聚焦“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这一话题,助力科技之花绽放田头。

  “特”辟捷径

  提升科技高效服务

  徐明飞是浙江省政协应用型智库农业和农村组成员,同时也是一名扎根乡村一线的科技特派员。

  “科技服务相对容易,但高效服务却难。”在徐明飞看来,当前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对象已经分层分化,其中约占从业人口80%的单户农户是需要农业科技指导的重点对象,应当“特”辟捷径,帮助他们快速发展。

  周安村海拔1100余米,距离县城70公里,是丽水松阳海拔最高、交通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徐明飞曾在那里做过科技特派员,帮助当地引进了高山番茄。这些让大家回想起“小时候味道”的高山番茄帮助村集体消薄增收,让村民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科技特派员作为直接服务基层民生的队伍,应当‘特’辟捷径,帮扶农户快速发展。”他建议,多方合力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科技和装备,先试用再推广,容错不容懒,促进相关区域或产业对标一流,跨越式发展。

  健全机制

  让更多人才留在田头

  基层农技人员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的主力军,如何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成为了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

  作为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省政协委员余雄富经常与基层农技人员打交道。他注意到,这两年县里引进了很多农业专业人才,但这些高层次人才因待遇等现实因素,往往留不住。

  余雄富认为,要关心基层农技人员的生活,同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方面,对长期在基层一线的农技人员给予倾斜。

  杭州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柴伟国同样关注到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人才流失问题。

  他建议在基层农技人员的职称评审中,弱化科研比重,建立以农技推广服务实效、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为核心内容的评价体系,重点衡量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和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和应用中取得的成效。

  多措并举

  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7%,涌现出一大批标志性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但从省政协的前期调研情况来看,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距离现代农业生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省政协委员、浙江磐安外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剑建议,应该加强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协作和联合攻关,聚焦农业特色优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同时,他也建议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主体,进行分类分档的服务,逐级“定制”技术包。例如对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以汇总相关品种的专利文献、专家人才库联系名单,让企业直接掌握最新技术动向。

  考虑到浙江山区众多的地理因素,省政协委员、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吴家胜则将目光聚焦在了山地作物。他建议,通过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突破土壤保护改良关键技术、加快丘陵山地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多措并举,服务培育山地农林业新质生产力。


钱江晚报 潮新闻·在浙里 a0007 金点子助力科技之花绽放田头 2024-04-30 26811863 2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