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潮新闻·在浙里

两天一夜,志愿者上无人岛体验“最诗意”工作

打地铺睡草堆,守候“神话之鸟”

志愿者和岛上的工作人员一起给鸟场除草平地 受访者提供
神话之鸟
中华凤头燕鸥
视觉中国供图

  有人说,这是浙江“最诗意”的工作——在无人岛上守护“神话之鸟”(即中华凤头燕鸥)。

  今年4月,浙江自然博物院中华凤头燕鸥研究团队与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经过商议,首次招募一批项目地短期体验的志愿者——栖息地整理志愿者,需要上岛两天。

  如今,首批10名短期志愿者已完成服务,其中,南麂列岛的平屿岛有6人,韭山列岛的中铁墩岛有4人。

  “有了很多第一次体验。”志愿者郭旭娟说。

苦的体验:很多苦是第一次吃

  在南麂列岛平屿岛上度过的第一夜,郭旭娟第一次体验了不脱鞋睡觉。

  今年是平屿岛招引点启用的第二个年头,生活条件比其他两处项目点更艰苦。

  虽然对岛上的艰苦条件早有心理准备,但郭旭娟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睡在铁皮屋里,打地铺,我只带了一张瑜伽垫,就用垫子垫着,和衣而卧,夜里醒了好几次,都没睡好。”

  “很艰苦,但值得。”郭旭娟用这几个字概括了这趟志愿之旅。

  郭旭娟说,当初看到志愿招募公告后,温州本地的观鸟爱好者沸腾了,“只招本地志愿者,这样抽中的几率大大提升。”最后,郭旭娟等六名志愿者幸运录取。

  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给“神话之鸟”布置好安乐窝,包括除草、网格石墩粉刷和摆放、鸟类模型摆放、环境卫生清理等,还需要协助工作人员搬运驻岛相关物资、维护设施设备。

  “光搬运物资就是个大工程,我早上从温州开车到鳌江码头集合,和大家一起把车上的物资装船,再从渡船换乘渔船,经过两个多小时航行后,把物资搬上岛。岛上没有淡水,我们不知搬了多少桶水,都累瘫了。”

  等到所有东西搬上岛,已是下午1点多。

  上岛后,他们和岛上的专家、工作人员以及长期志愿者一起,给鸟场除草、平地,给引鸟模型上色,还整理了监测板房。

  晚上也不轻松。“女同胞在板房里打地铺,我们三个男人在外面找到草堆躲风,搭了帐篷摸黑睡觉。” 志愿者叶成光说。

  志愿者袁家静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铁墩岛上的艰苦条件给了她下马威,“上岛前被海浪‘腌’入味,可是岛上淡水匮乏,能洗把脸就不错了,连上厕所都得用雨水冲,晚上时不时停电,因为光伏发电电力不足——你说艰苦不艰苦?”

  第一天,他们下了12只捕鼠笼,第二天发现有五只老鼠躺在里面,“离开的那天,我们又下了一遍笼子,听说捕到的老鼠数量翻倍。”

美的瞬间:目睹“神话之鸟”

  虽然很艰苦,也很辛苦,但大家也有欣慰的地方。

  4月17日,今年第一批中华凤头燕鸥抵达象山韭山列岛保护区。

  袁家静说:“我上岛的决定真是太对了,最幸运的是看到了中华凤头燕鸥。”

  志愿者钱晋说:“在清理栖息地的时候,我一抬头,就看见了六只中华凤头燕鸥,距离很近,几乎可以听到翅膀扇风的声音。”

  到了晚上,工作人员还带着志愿者们一起回看监控录像,看到了很多燕鸥落在了引鸟场。

  第二天早上6点半,在省自然博物馆鸟类专家的带领下,志愿者们一起去观鸟。

  “岛上的日出很美,鸟也好看。”志愿者们说。

  鸟类在早晨特别活跃,专家们总能给志愿者们准确指出鸟的位置,一边还告诉大家一些鸟类相关知识。

  到了傍晚,厨艺颇佳的长期志愿者为这些新来的小伙伴们做了一顿美餐。

  “我们一人拿着一双筷子,拍了一张大合照。”袁家静特别强调说,“虽然照片有点糊,但看得出每个人都很快乐。”

甘的回味:“下次就算请假也要来”

  因为早了几天,郭旭娟这次上平屿岛没能看到“神话之鸟”,不过她不觉得遗憾,“能来‘神话之鸟’栖息地帮帮忙,对我来说就是很有意义的事。”

  上中铁墩岛的袁家静幸运地看到了“神话之鸟”,可惜的是,她没有像别的志愿者一样带着“长枪短炮”和望远镜,只带了一只手机,但也照样拍拍拍。

  她说,说起自己与“神话之鸟”的缘分,得追溯到小学时候。“那时候,我参加过象山‘神话之鸟’的手抄报比赛,意外拿到了名次。”

  今年4月看到短期志愿者的报名消息,袁家静果断报了名。当看到公布的名单里出现她的名字,她高兴得“直接从座位上蹦了起来”。

  袁家静说,6月份给鸟类做环志工作,她大概率还会再上岛,“大家都想再来,以后就算我参加工作了,我请假也会来!”


钱江晚报 潮新闻·在浙里 a0007 打地铺睡草堆,守候“神话之鸟” 2024-05-17 钱江晚报2024-05-1700007;26846500;钱江晚报2024-05-1700010;钱江晚报2024-05-1700012;26846503|;钱江晚报2024-05-1700011 2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