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潮新闻·财经

科技小院真人秀热播,农学生种地再苦也不改志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把技术留在田间地头

研学团成员和吴馨俣一同去体验水渠治理工作。 《出道吧!科技小院》供图
研学团在“十个勤天”农业公司大棚探讨问题

  近日,首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拼多多支持的农业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上映。节目分别于云南大理、浙江杭州两地拍摄,记录了研学团与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一起体验垃圾分类、农业种植、环保监测等活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真实故事。为了带动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三农工作中来,研学团还与《种地吧》节目中的“十个勤天”交流,共同探讨农业新技术落地应用、农业农村发展等问题。

  两期节目上线后在网络迅速吸引了大批关注,#出道吧科技小院#同名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破千万,#村民大叔田里劝学生别学农#等节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科技小院学生自研的厨余垃圾堆肥法、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等被广泛学习和讨论。

  “农业的发展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跨产业的通力合作。”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对科技小院的支持,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发挥所长,让农村、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青年力量加入到助农队伍中来。”

科技小院真人秀热播,农学生种地再苦也不改志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把技术留在田间地头

  “自找苦吃”助农增收

  节目录制正值云南古生村莴笋春收季,村民李叔在深夜打来求助电话,地头的莴笋已经成熟,需要赶紧收割,否则就会抽薹发苦,卖不出去了。

  研学团和古生村科技小院学生收到消息,纷纷戴上头灯,连夜行动。到达地头后,科技小院博士生应飞宇安排两人一垄分工合作,并熟练地教大家收割方法:将绑莴笋的绳子全部系在腰间,割10-12根莴笋后捆成一捆,“沿着莴笋根部砍,有黄叶的要去掉。顶部开花抽薹的千万不要砍,否则商家会拒收这批货。”八个人埋头苦干两个多小时,总共收了一吨多莴笋,大约能卖300元。

  “改行吧,不要搞农业了,干农业太难了。”李叔收完莴笋,对身旁几位科技小院学生“好言相劝”。低头沉默片刻,应飞宇说出了心里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还是希望继续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

  年轻人身上总有一股坚持和拼劲,特别是农学生对土地、农村、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怀。扎根古生村两年多,经历过那些难忘的日夜后,应飞宇对农业的热爱只增不减。

  据了解,全国目前已有1800多个科技小院,像应飞宇这样的学生不胜枚举。他们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地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的只是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增产增收。

  让农村重新成为年轻人的向往

  在深入一线劳作、走访和服务的过程中,科技小院师生们发现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农业人才断层。科技小院这种集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模式,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农村技术人才的短板。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了科技小院。从最初帮扶一家一户开始,模式不断升级,由“授人以鱼”逐渐升级为“授人以渔”,通过培养“科技农人”、创新农村发展模式来加速驱动乡村振兴。

  为助力更多“象牙塔”里的科研成果在田野落地生根,拼多多联合总台推出了《出道吧!科技小院》节目,呼吁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农业,把技术留在田间地头,把财富带给村屯农家。

  此外,拼多多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推出了“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将从科研经费、技术支持、资源对接、线下活动等方面为全国科技小院提供支持,助力各地科技小院因地制宜地形成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出路,而核心是科研人才。”侯凯笛表示,拼多多将继续扎根三农一线,发挥平台优势以助力农研创新与转化,助力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钱江晚报 潮新闻·财经 a0010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把技术留在田间地头
2024-07-03 钱江晚报2024-07-0300008;26945958;26945922|;26945921| 2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