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潮新闻·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文章导航

两次搬家的屈原祠,铭刻着人们的深深怀念

浪漫遗风 千年萦绕秭归

屈原祠背倚秭归县凤凰山,面临三峡大坝 彭鹏 摄
屈原祠里的屈原像 葛熔金 摄
屈原祠入口 彭鹏 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他和他的楚辞代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时代,并且深远影响此后2300余年。“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考察队来到屈原故里秭归,感受三闾大夫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千年遗风。

两次搬家的屈原祠

述说着千年记忆

  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历史上有归乡、归州之称。秭归最早的一座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屈原祠迁至归州东3里之向家坪。2006年11月,又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屈原祠再次被搬迁到秭归新县城凤凰山。

  “秭归是三峡库区文物大县,为了配合三峡工程,我们采取发掘性保护和搬迁保护,重点对屈原祠和新滩两岸的古建筑进行集中搬迁,按照原样搬迁、原样复建的基本原则复建于秭归新县城凤凰山,在建设中尽量用原来的材料。”秭归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西海告诉记者。

  作为迁建的重中之重——屈原祠,入口山门严格按照原建筑式样复建,以熟悉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屈原文化的记忆。2023年12月,秭归县按照“原材料、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对屈原祠进行了迁建后的首次修缮保护。

  我们看到,山门牌楼正中央镶嵌的郭沫若手书“屈原祠”苍遒有劲,“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额枋,门储匾额上闪烁着“光争日月”四个大字。整个建筑是红柱白墙,六柱五间,三级压顶,保留着唐宋遗韵、明清风格、峡江特色。

  步入山门,《离骚》悲懑、《天问》浪漫、《九歌》缥缈……屈原的作品林立于碑廊之内。

  屈原纪念馆则展陈各种与屈原相关的展品和文物。一尊庄严的屈原雕像矗立在屈原祠最高处景仰大厅中央。

屈原的情怀

在这里被反复吟唱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诗歌的母亲河。”著名诗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做客长江讲坛时讲到,古代伟大诗人的创作很多都与长江有关,长江的第一个文学巨子是屈原,他是中国古典诗人的典范,其代表作《离骚》长达373句、2400多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抒情诗的最长纪录。

  在屈原祠内,经常会看到郑承志的身影,他是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秭归周边流传着许多关于屈原的传说,在晋代之前已颇为流行,我们已经收集了90余则。”郑承志告诉记者,他的祖母为屈氏后裔,外婆不识字但说起屈原故事总是滔滔不绝,受祖母影响父亲一直在收集屈原传说,自己耳濡目染从小会讲屈原传说。

  “‘屈原传说’成为非遗项目后,我就开始建团队、带徒弟,我们收集、研究和讲述屈原传说,到学校讲、到外地讲,最多的还是在屈原祠讲。目前,我们团队已经有20多个人,最小的是我12岁的外甥。”郑承志说。

  秭归县首个民间诗歌组织三闾骚坛,素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之称,其副社长谭国粹接受采访时谈到,诗社因屈原而产生,因屈原而发展。

  三闾骚坛最早诞生于明代,社员以爱好诗歌的农民为主,白天拿锄勤耕作,晚上握笔写春秋,诗歌内容多为纪念屈原、抒写生活感悟。“1982年,我们恢复诗社开展活动,最初只有13个人。如今,社员增加到130多名,共创作了3万多首诗歌。”谭国粹说,在秭归广袤的橘子田间,空山不见人,但听吟唱。这些农民唱的不是流行歌,而是自己写的诗歌。

  在这里,诗歌进车间、进校园、进社区,还进农村、进景区、进咖啡馆……

  依托每年的骚坛诗会,秭归政府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诗歌活动,并将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打造成全国性诗歌赛事,曾吸引了余光中、流沙河、郑愁予等知名诗人参与。

  正是基于繁盛的诗风,2011年端午节,秭归县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钱江晚报 潮新闻·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a0007 浪漫遗风 千年萦绕秭归 2024-11-11 钱江晚报2024-11-1100011;钱江晚报2024-11-1100014;钱江晚报2024-11-1100015;钱江晚报2024-11-1100010;钱江晚报2024-11-1100016;钱江晚报2024-11-1100018 2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