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婷
这几天手中总拎着一个袋子,一阵翻箱倒柜找出来后,觉得好用就突然拿顺了手。今天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被某有心的设计师用蛇皮袋处理后做成的,袋上有大大的logo,暗想一不小心环保了一回,既是顺应潮流,也算对社会负责了吧。
其实在最近,环保概念在设计界又一次被人们饶有兴趣地提起:在国外,这被称为“trashion”(垃圾时尚),trashion的意思很简单,就是“trash+fashion”。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态设计的概念就在设计领域被提倡,循环再造也成为核心理念之一。
谈及此话题,瑞士品牌Freitag不得不被提起,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的第一批产品就是设计师Markus和Daniel用自行车从附近工地拉回的卡车防水布做成。据说这个“意外”崛起的品牌背后有一组惊人的数据:从1993年开始,他们消耗的回收物资包括200吨卡车防水布,7.5万个自行车内胎和2.5万条汽车安全带。
垃圾场的废物于是成了时尚宠儿。
不久前在杭州,就有一位本土室内设计师的新作亮相,他在空间布置上大量应用了脚手架、蛇皮袋等各种不能降解的材料,改造后成为室内装饰,一时效果也得到业内赞许。就在不少设计师纷纷仿效这股流行之时,其实对于环保,我们存在着误解。
上周与一位国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闲聊,一向注重设计师品质的他对于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确实是道德素养问题,但对很多设计师而言,放弃最合适的面料,他的设计就无法达到完整性。强调设计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环保外,这事实上不是一个由设计师可以控制的问题。
“如果有顾客希望用最顶尖的面料,我不可能建议他采用尼龙,人为无法阻止,这应该顺应市场需求。”他说,“设计师仅仅是所有环节中末端的部分,真正的关键在源头。”
也许与我们所知,日本一向被资源稀少所困,所以开发再生资源是他们的强项,比如从竹子中提炼纤维。几位设计师朋友的回应很一致:“如果我们有与天然纤维功能类似的环保纤维,我们一定会选用,毫不犹豫。”
就像我们对着设计师大喊“道德”一词时,是否想过,他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从已有的材料中选取一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