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专电 这段时间,京城接二连三的话剧精品调研和戏剧演出季让观众应接不暇。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为纪念话剧百年,一人就推出“五加一”工程,除了刚刚在长安大戏院上演的《荒原与人》外,由他执导的话剧《哥本哈根》、《死亡与少女》、《大戏法》、《失明的城市》和越剧《赵氏孤儿》将陆续在北京上演。其中《失明的城市》是新作,将于5月19日开始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阔别舞台多年,曾主演过《昨天》等电影的著名演员贾宏声也加盟了演出,梅花奖、文华奖双奖得主王晓梅担任女主角。这几日《失明的城市》正在紧张排练中。昨天,记者走访了国家话剧院,现场目击该剧的排练,并专访导演王晓鹰。
《失明的城市》取材于1998年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的代表作《失明症漫记》。这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描绘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世界,一个城市里的所有人突然一个接着一个相继失明,而且呈蔓延之势,“病原体”被一个个送进由疯人院改造成的“临时集中营”,很快城市秩序和道德彻底崩溃。最后,失明症突然消失,城市、秩序、文明也在一夜之间恢复了原样,集体失明的经历被刻意遗忘,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国家话剧院三楼的排练厅里,横七竖八地放着数张“病床”,显然,这是剧中“疯人院”的场景。贾宏声早早地就到了排练厅,一边放起话剧中的迷幻电子配乐,一边“躲”在角落里抽烟。这个曾经的偶像明星,自从六年前主演完那部根据自己从吸毒到戒毒的真实经历拍成的电影《昨天》后,就基本上销声匿迹。如今已经40岁的他,神情打扮还像个摇滚青年,那副桀骜不逊的表情就跟他那顶万年不变的,压过眉头的黑帽子一样“顽固不化”。回答问题更是惜字如金。阔别话剧舞台十年,这个“问题演员”一回来就上了这样一出魔幻主义、在极端环境下展现人性劣根性的重头戏,贾宏声给出的理由轻描淡写而又自信十足:“在家里呆够了,已经准备好演戏了。”并且不忘补充,“我在家里的状态也非常好。”
甚至他扮演的角色身上也烙有这种个性鲜明的“贾宏声式”言行举止。排戏的时候,同样出演眼科医生,同一段台词,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吴晓东和贾宏声演出的几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吴晓东对人性的丧失表现得痛心疾首,而贾宏声的语气动作则带上了几分愤世嫉俗的轻蔑。面对这种差异,导演王晓鹰在后来的专访中笑着表示,每个演员特殊的个性化表演风格都会给戏剧作品带来新的东西。对于贾宏声这样的演员,“放任自由”地让他发挥是更好的办法。对于这种激情、魔幻的状态,“他有能力把握好”。
王晓鹰在去年就与香港话剧团合作过粤语版《失明的城市》。在专访中他盛赞了香港的戏剧艺术氛围。“我给他们排这个戏,感觉他们的演员接受能力更强。一般人都认为香港这个地方是文化沙漠,但事实正好相反,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国外的艺术交流程度是内地无法比拟的。香港话剧团每年都有很多机会出国观摩,每四个星期就能排一部新戏上演,而我们内地的剧团则需要六个星期。”
谈到培养话剧观众,王晓鹰表示,最关键是要持续不断地在校园里培养出“潜在观众群”。“话剧最终不是演给学生看的,否则无法盈利。但欣赏话剧需要相对较高的文化修养,所以要从学校里就开始培养,用连续不断的好戏熏陶,这些学生将来就能成为稳定观众。北京和上海拥有最好的戏剧氛围,原因就在于高质量演出的频繁轰炸,并总是把好戏带入校园。” 本报特派记者 郑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