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无庸置疑,中国战争电影曾成功塑造了无数英雄形象。而日前在京举行的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纪念建军80周年电影研讨会上,很多专家指出,中国战争片最缺的不是英雄,而是对战争的理解和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桂青山认为,缺乏终极性的哲学思考,没有涉及哲学、社会学的探讨和分析,只是对道德伦理观念和英雄进行泛化探讨,是我国战争影片的一个缺憾。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所长王志敏也认为,中国战争影片人文关怀水平还不够,对战争的理解和反思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力度。他举例说,同样是关于战争中儿童的电影,前苏联影片《自己去看》表现了战争对儿童思想的折磨,10多岁的孩子却让人感觉已经衰老;而国产影片《小兵张嘎》则表现战争让儿童成为“英雄”,剧中人物“一看到打仗,可能后脑勺都高兴”。这样的艺术处理折射出对于战争和人性的不同理解。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陈旭光认为,为表现我军的英勇智慧,有些影片中“打鬼子像打游戏”,这样不利于对现代青少年的教育,也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说,很多国外优秀战争题材电影,以对民族精神和人性深度的深刻探索,成为银幕绝唱,比如曾获奥斯卡五项大奖的战争题材影片《勇敢的心》。“当看到影片最后一把大刀飞过天空、插在草原上的时候,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的观众都会对此惊叹不已,并在惊叹的过程中,感到心灵上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净化。”
“而我们的影片只停留在勇敢、奉献这样的英雄视角,对于战争的本质却讳莫如深。”桂青山表示,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应该在终极哲学层面上真实体现我们对战争的看法,以及战争中人应有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