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雨天里,哪些地方会有安全隐患,哪里有了积水,哪里的树被刮倒了……过去,这些信息总是等到市民举报了才知道,如今第一时间就会被上报给相关部门,这都因为有了“数字城管”这个便捷的平台。
昨天下午,窗外下着瓢泼大雨,杭州城市管理信息中心里灯火通明。大屏幕上快速地显示着最新的路况和最新报告的巡查信息。每隔半小时,就会有新的数据报表产生。
所有的巡查信息,都来自遍布全城各个点上的采集员。风正大雨正狂,他们仍坚持在路上。实施“数字城管”以来,杭州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风景名胜区共192平方公里面积上,巡查着近300位信息采集员。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挑城市的“毛病”,比如窨井盖有没有丢失、人行道有没有破损、自来水管有没有破裂。
他们每人包干一块区域,采集信息的工具就是特制的手机“城信通”,每只“城信通”中存有包干地区的地图。打个比方,如果发现少了窨井盖,采集员可以用“城信通”拍下画面,在地图上找到相对应的地点进行定位,还可以通过录音或手写方式给图片配个注解。之后,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大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图片和归属单位等信息,再通知相关部门去处理。
信息中心当天值班长竺小桢说:“今天发现风雨特别大,我们就通过服务器给各采集员发了信息,请他们重点关注街面的树木倒伏、较严重的低洼积水、广告牌匾倒塌和施工围栏倒塌情况。”
很快,各种信息陆续传回了中心。截至昨天下午4点半,共接到较严重问题的事件41起。其中,行道树倒伏有16处;较严重的低洼积水有23处;广告牌和施工围栏倒塌各1起。
竺小桢说:“感谢这些信息采集员,这么大的风雨,他们都在一线跑,真的很辛苦。”
晚上7点,记者联系上其中一位采集员,他还在路上巡查。昨天早上7点半,他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知道会下大雨,事先特别准备了雨披和雨伞。“因为要用手机拍照,必须要撑雨伞。今天雨大风也大,自行车被吹得歪歪斜斜,骑起来特别吃力。手机屏幕都被雨打湿了,没办法咯,只好拍完马上擦干净。”
在大风雨中骑车的艰难可想而知,虽然他没多说,但不经意的一句话还是让记者心头一颤:“浑身上下都湿透,真成了落汤鸡啦。我已经回家换了两套衣服,现在这套,晚上回家还得换。”昨天,共有126名采集员在路上栉风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