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若也有类似的淘宝经历,要与他人分享,不妨与本报联系,来信请寄钱江晚报文艺部“淘宝记”收,或qbwy@zjnews.com.cn
杭州历史学会、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丁云川有个爱好,平时喜欢逛收藏品市场、古旧品地摊。不过,丁云川逛摊逛出了文化味。上个月,在浙江图书馆的书摊上,他曾发现钱王三十二世孙钱惠在清代同治七年书写的《元宵祭规条例》。于是,当年杭州独有的祭钱王、庆元宵习俗也由此被发现。
前些天,中午吃过午饭后,丁云川从中山中路的单位出来,随意地就逛到了鼓楼文化广场。在一摊点上,他发现了一块铜制镀银的“革命军功牌”。因为丁云川平时留意辛亥革命的历史,他觉得这是稀罕之物。当即向摊主问价,摊主开价80元,几经讨价还价,丁云川以30元得手。到手后,丁云川问摊主从何处得来,摊主也不是第一手收藏者,说是从乡下收来的。丁云川说,他们这些收藏者身后都有一个网络,触角很广,这枚革命军功牌可能是从外省农村收来的。回单位后,他把“革命军功牌”的由来查了出来。
4月27日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96周年纪念日。 据丁云川了解,这“革命军功牌”,时间应在辛亥十月武昌起义革命成功后,至民国政府成立前的几个月里。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同盟会给参加起义的敢死队、先锋队的幸存者黄兴、朱执信等颁了银质、铜质革命军功牌。
丁云川还查到了这样的一段资料: 2003年,为筹建“七十二烈士史迹陈列室”,广东省有关部门征集到一块银质“革命军功牌”,那是由广东省文史顾问卓文波先生捐赠的,卓文波的母亲是民主革命家朱执信的侄孙女。那块“革命军功牌”银牌,经考证为当时颁发的银牌中唯一的存世孤品。 本报记者 金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