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在涉及历史认识问题时,人们总倾向于把德国和日本摆在同一个桌面上掂量。
通常,比较的结果是,两国在反省战争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上判若云泥。德国,唯恐反省不深刻,唯恐态度不真挚,唯恐他人不原谅。而日本,唯恐国内有识之士反省,唯恐国际正义声音批评,唯恐昔日受害者翻出旧账。
同一天发生在德国和日本的两起孤立事件再次印证了人们的这一印象:德国“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会12日正式完成向纳粹强征劳工提供赔偿金的历史使命;日本最高法院12日驳回原中国被掳劳工刘宗根等6人要求日本政府赔偿的上诉请求。
德国“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会设立于2000年,由德国政府和约6000家企业各出资25.8亿欧元。7年来,基金会共向98个国家和地区的166.5万纳粹强征劳工支付了总额44亿欧元的赔偿。
摊到每名劳工身上,这笔钱并不多。但正如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所言,赔款只是一种“象征”,更重要的是受害者的苦难得到了“公开承认”。
态度决定行动。德国人的赔偿行为,首先基于对那段罪恶历史的清醒认知和深刻反省。金钱只是象征,就像“一块钱官司”那样,受害者要的是对事实的确认。
反过来,态度也决定无所作为。除12日的裁决外,日本最高法院在今年4月27日一天之内,驳回了中国“慰安妇”、受害劳工案等5起诉讼请求。其表面理由林林总总:“诉讼时效已过”、“国家无答责”、“个人无权索赔”,等等。然其背后思想根基如出一辙:日本真错了吗?
正是这种遮遮掩掩的历史认识,决定了另一个基金的命运。今年3月,由于无人买账,日本“亚洲妇女基金”尴尬收场。这一私人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旨在对日军强征的“慰安妇”给予赔偿。但是,由于赔偿不带官方色彩,许多受害者拒绝领取。
正如“纪念、责任和未来”基金会所体现的那样,只有“铭记”过去、认清“责任”,才能通往“未来”和解之路。这是德国政府赔偿的出发点,也恰恰折射出日本政府不愿赔偿的背后“思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