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读报人
■吴有德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报道,我省许多报纸都精心策划,迭出新招,营造了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尤其是钱江晚报策划的公开征集新童谣的活动更是别出心裁,取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钱江晚报征集新童谣的活动是5月24日发起的,一开始就得到热烈响应,短短一周时间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送来的原创新童谣5000余首。这些新童谣有许多是少年儿童自己写的,有的是老师、家长写的,也有的是儿童文学爱好者写的。晚报已先后在报纸上选登了100多首新童谣,并于6月3日举行了“新童谣现场演示暨颁奖典礼”,将写新童谣、读新童谣、唱新童谣的活动推向深入。
公开征集新童谣的策划为什么能取得较大成功?这是由于写新童谣、读新童谣、唱新童谣,有利于抵制充斥校园的灰色童谣,让新童谣占领校园阵地。如今在校园流行的一些童谣,不仅曲调陈旧,内容也有不少是灰色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要抵制那些灰色的童谣,光靠禁止、劝阻并没有多大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倡写新童谣、读新童谣、唱新童谣,让那些灰色童谣不战而退。
写新童谣、读新童谣、唱新童谣,可以改变少年儿童“说成年人的话,写成年人口气的文章,唱在成年人中流行的歌曲”的现象,保持孩子们的童心和纯真。在钱江晚报选登的新童谣中,就有不少是童趣盎然的。像二年级小学生周梦苏写的《我和外公》:“外公七十,开始掉牙了;我七岁,开始长新牙了。我和外公,都咬不动山核桃。”童稚之气跃然纸上,幽默而风趣,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写新童谣、读新童谣、唱新童谣,让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歌谣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像陈远帆写的《爷爷和孙子》:“爷爷踩到香蕉皮,摔了一跤很生气。小明连说对不起,是我扔的香蕉皮。爷爷请你相信我,不再随便扔垃圾。爷爷听了笑嘻嘻,承认错误很爽气,错了就改是好宝,爷爷一定相信你。”它通过承认扔香蕉皮的事,让孩子懂得有错即改为荣。
在钱江晚报征集到的5000多首新童谣中,绝大多数是反映孩子们在和谐社会里的幸福生活的,但也有一些反映了社会中的不和谐现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醒作用。比如那首已经在一些地方流传的新童谣《打工的爸妈》,全文是“奶奶好,妈妈赖,妈妈打工不回来。奶奶病了,顾不开,误了课,老师呀,你别怪;爷爷带,爸不在,三年不见不认得,给点钱儿就算爱,没人管,娃娃呀,要变胎。”这首新童谣在文字上虽然不够精练,但它反映了一个留守儿童出自内心的呼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读后发人深思,令人感叹。
当然,光靠一次征集活动就能涌现出很多经典的广为流传的新童谣,全面打退那些灰色童谣,也是不现实的。可喜的是,在这次“新童谣现场演示暨颁奖典礼”上,由晚报和《中华新童谣》宣传活动组委会评选出来的10位童谣小天使,已向全省小朋友发出《向灰色童谣说不》的倡议书,倡议“全省小朋友一起来写新童谣、读新童谣、唱新童谣,将灰色童谣的影响彻底摒除在我们的生活之外。”钱江晚报也已承诺将与省图书馆合作,继续发动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儿童文学工作者来参与新童谣活动,并且争取一切关心儿童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使新童谣活动渐趋正规化。这样经过长期努力,将会涌现更加优秀的传唱不衰的经典童谣。
(作者为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审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