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英国女王派出两辆皇室马车,专程来中国使馆接送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大使一行。在白金汉宫,傅莹向英国女王递交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的国书,并向女王转达了胡锦涛对女王的问候和生日祝愿。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她是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也是继王海容之后我国第二位副部长级的女外交官,而且是第一位独立驻西方大国的女性大使。
她,就是傅莹。
驻英大使亮相白金汉宫
4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免去查培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任命傅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
6月12日,向英女王递交了国书之后,傅莹还向英国女王赠送了《钦藏英皇全景图典》这一传奇图册的复制品。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马戛尔尼勋爵率庞大使团前往中国,在给乾隆皇帝的近六百件寿礼中,包括《钦藏英皇全景图典》。该图册介绍了十八世纪末期英国的城市建筑、自然风光、宫殿、花园、军舰等风物,堪称当时的大英百科全书。
傅莹说,这不仅是皇室的重要历史珍藏,也让人想起两国在独特年代的历史联系。
在中国使馆随后举行的招待会上,傅莹说,经过两国人民多年的努力,中英两国已经是在国际和双边领域紧密合作的伙伴。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出使英国,她表示深感荣幸。
从下乡去农场到建设兵团的电影放映员、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英语系学生到外交部的一名翻译、从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到新任英国大使,傅莹以她的坚韧和干练、睿智和风度征服了外交界。
从放映员到领导人翻译
傅莹,蒙古族,原籍哲盟(现通辽市)科左中旗,也就是嘎达梅林的故乡。1953年1月出生于呼和浩特的她学习十分努力,数学方面的悟性尤为突出,曾使她产生过当数学家的愿望。但个人理想在时代洪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1969年,响应毛泽东“上山下乡”的号召,傅莹去了内蒙古一个农场进行劳动。
1970年,傅莹进入当时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并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像小伙子一样爬杆架银幕。在兵团的三年,傅莹一边往返于兵团各个点给战友们放映电影,一边坚持自学完成了高中各科目的学习。
后来,回忆起当时的苦难,傅莹说:“这是一段很艰苦的经历,但并不都是不愉快的,当时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苦在一起也乐在一起。在兵团的经历中,我印象最深的体验就是身体的极限、饥饿、寒冷、体力透支、政治上的压力、精神上的磨练等等,这确实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上山下乡锻炼了我,让我能够吃苦、学会坚毅,而且做事情能够不计较得失,敢于奉献。”
1973年,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入学考试时数学竟得了满分。除了主修的英语,她选择第二外语法语,为了适应工作环境的需要,傅莹又开始学习罗马尼亚语。
1977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傅莹进入了外交部。1978年起,傅莹先后在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和外交部翻译室、亚洲司工作,历任职员、随员。1985至1986年被派往英国肯特大学学习国际关系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86年她回国后历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培训处副处长、英文处副处长。
其间,傅莹曾为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多次陪同党和国家有关代表团出访、参加联合国会议、参加双边或多边的谈判等重要外交活动。在这些重大的外事活动中,她虽然只是一名翻译员,但是她非常注重事前的准备,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风格、会谈内容等特点来扩充自己的相关知识和词汇,务求准确地表达话语转换的原意。除了不断提高语言翻译水平和速记能力外,她更注重对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始终认为当好一名外交翻译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条件和翻译技巧,而且需要努力学习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修养。这些经历对她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经历世界风云洗礼
1992至1993年,她参与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谈判,经历了难得的一次外交锻炼。
这是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的维和部队第一次成建制地跨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也是中国女外交官第一次参加维和工作。当时柬埔寨局势变幻莫测,随时可能发生威胁生命的情况。在柬埔寨大选期间,傅莹被派到形势最紧张的马德望省组织和监督选举。她并没因自己是女性而推诿职责,而是与各国同事一道,圆满地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维和工作,得到了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的赞赏。
傅莹1993年从柬埔寨回国后一直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担任综合处处长、亚洲司参赞,主管综合调研、东盟事务、亚太安全等。
1997年她调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工作,出任首席馆员——公使衔参赞。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大国,在亚洲事务中享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原因,1965年我国与印尼中断了外交关系。1991年恢复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她调任中国驻印尼使馆之后,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印尼,当地爆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我国驻印尼大使馆肩负着保护中国公民和保护使馆自身的重任。这期间她与全体外交官一道,安排华侨华人撤离,全面了解动乱的原因,履行了一名外交官应尽的职责。在印尼期间她还自学了印尼语。这段工作为她后来出任大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11月,傅莹被江泽民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上任前,傅莹走访了许多单位,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材料,并专程去山东德州参观了苏禄国东王墓。明朝永乐年间,菲律宾古代国王苏禄访问中国,途中病逝于德州,明廷将其厚葬在德州,该国王的妃子和两个王子等十余人留驻中国守墓,并与明廷调拨的回民通婚繁衍。傅莹在这里感受到了她赴任后对发展中菲两国现实友好关系所必须作出的努力。
2000年4月,傅莹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是该司建立以来的第二位女司长。此后四年,她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她的外交才干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其中,尤以推动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受人瞩目。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自2002年10月以来,朝核问题再次突出,导致半岛局势紧张,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03年4月,为了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方邀请朝鲜和
美国来华举行北京会谈,时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傅莹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与朝鲜外务省美国局副局长李根、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率领的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在三方会谈上,傅莹明确表示:中国期望通过对等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朝核危机。最终,在这次会谈中,三方团长把手握在一起,各方同意,通过外交渠道,就继续会谈进程保持联系。这为后来的朝核六方会谈奠定了基础。
迷住了澳洲外交界
在参加完第二轮六方会谈不久的2004年3月,傅莹出任中国第十任驻澳大利亚大使。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派驻女大使。20余年来,先后共有37位女性担任驻亚非欧美等国家的大使。中国女性出使国家最初大多集中在亚非一些中小国家或北欧诸国。傅莹出使澳大利亚,是20多年来女大使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女大使任命的一个重大突破。
傅莹在澳大利亚就任的三年,是中澳两国关系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政治互信加强,经济合作增长较快,两国贸易几乎增加了一倍。傅莹更被当地媒体称赞为澳大利亚“数十年内所接纳的最杰出外交使节”,“从澳洲难缠的企业界中赢得声誉并迷住了外交领域成员”。
当傅莹离开澳大利亚时﹐澳外长唐纳表示:“傅莹女士是最有魅力的外交官﹐她是中国利益有效的倡导者以及一名很具竞争性的高尔夫球手。”“她还对除坎培拉外交和政府圈之外的澳洲表现出强烈兴趣﹐并投身于多样活动。她离任后将被澳洲人想念。”
今年2月份,在由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主办的悉尼华人华侨欢送傅莹荣调晚宴上,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赞誉傅莹大使:“她是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逾千各国大使中的No.1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
为国家“亏欠”了小家
在谈到她对自己20多年来外交工作实践的感受时,傅莹说:“初入外交领域,特别刚开始当翻译时,最大的感觉是紧张,尤其闪光灯一亮,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经过20多年的锻炼,世界风云见了不少,也学了不少东西,虽然辛苦但我有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付出很多但无怨无悔。我特别抓紧学习,多年来从不敢放松,一松就落伍。”
她以“阿莹”为笔名多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在党校学习期间还有一篇论文《韬光养晦与外交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她还获得过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活动标兵的称号。
傅莹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傅莹的父亲阿民是内蒙古有名的文化人,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对哲学有较深的造诣,曾在马列学院就读,是艾思奇的得意门生之一。傅莹从小受这种影响,喜欢思辩和讨论问题。她的丈夫郝时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女儿在大学学习设计专业。
作为一名女外交官,傅莹因为工作而“亏欠”了家庭太多。
傅莹说:“在国内工作的时候,照顾家的时间很少,所以对孩子还是有欠着的感觉的。我女儿对此很理解,她已经习惯有困难的时候找爸爸了。”
在一次网上交谈中,有网友问及子女教育问题时,傅莹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孩子7岁时想研究生物,后来也有过别的爱好,到了高二时坚定不移地想学设计,对孩子我的经验是顺其自然,她会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路。”
进入外交部后,傅莹就很少有机会常回到家乡内蒙古,但不管走到哪里,她依旧忘不了内蒙古。在澳大利亚任大使的时候,有一次谈及饮食问题的时候,傅莹说:“现在在国外很方便,国内喜欢的东西这里都能买到,也可以从国内带来。我喜欢喝奶茶,就从国内带来砖茶,周末熬奶茶喝。”
傅莹很喜欢听内蒙古的长调。“蒙古歌曲的CD是我送礼的专项,澳大利亚人也很喜欢,有人听了之后,还专门给我发来E-mail,讲述听后的感受。”
问及在外多年是否想家?傅莹说:“很想家,但大使馆是‘家’的延伸,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连上这个‘家’。想‘家’是常常想的,既要想‘家’里在做什么,又要知道‘家’里需要什么。在国外,更能感觉到‘家’的崛起,更加为‘家’的走向强大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