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太湖被严重污染,生态结构正逐渐恶化。太湖水质20年下降了两个等级,现总体处于劣4类至劣5类状况。最近因蓝藻暴发引发的无锡水危机,才将太湖的环境问题暴露无遗。
太湖遭污,非常清楚。但太湖被污染的责任,却十分模糊。太湖四周和太湖流域方方面面似乎都有责任,又似乎都没有责任。在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后,各方分析太湖污染原因,总结自己是如何重视太湖治污的,如何减排的,都讲得头头是道。却没有人去分析太湖污染的责任在谁,因为太湖是跨界湖泊,是“公家的湖”,管湖的部门也是多头管理,该谁负责任说不清。
此外,了解太湖的人都知道,太湖污染反映在“湖”,而根子在“河”。流入太湖的有170多条河流,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都是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河网进入太湖的。河流流经地的政府应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更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于是,太湖环境问题出现后,如果想要处理责任人,出现“板子不知道打谁的屁股”的尴尬局面。这种责任不清,正是“太湖治理年年做,污染一年重一年”的根本原因。
责任明,才能使太湖清。要治理好太湖,首先要从明确责任人入手。沿太湖地区政府和环保部门应是责任人,还有流入太湖的170多条河流的沿线各地政府都应该有明确的环境责任,每个断面的水质状况如何,就反映了那个地方环境保护做得如何。责任分明,监管分明,赏罚分明,才能将“要我治污”变成“我要治污”,也才能真正做到“铁腕治污”。
太湖蓝藻一时缓解了,无锡水危机也暂时过去了。但太湖的污染还在加重。早在1998年有关方面就提出治污3年使太湖水变清。太湖不清反污,教训深刻。人们都在期待通过这次太湖环境危机的教训,把太湖治污的责任明确起来,真正做到“谁污染,谁负责”,为跨界湖泊的环境治理探索出新机制,使太湖治污目标不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