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时评·众议

最牛班委,有喜有忧

  本期主持 董碧辉

  近日,全国和江苏省的公务员面试结果出炉,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管理班的六位班委集体高分考上公务员,分别被各省市国税局、工商局、人口计生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录取,成为南师大最受人瞩目的班委集体,被称为“最牛班委”。

是金子就会发光

  钱报网网友mvp棒棒糖: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一经公布,就会有些人抖搂其背后的“黑幕”,抱怨录取的不公平,抱怨自己没有强硬的后台,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没有李刚式的爹。总觉得考上的那些都是潜规则“潜”出来的。而这六位学生在无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被录取为公务员,则狠狠地给那些有着酸葡萄心理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我们不否认在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有走后门的现象,有不公平的一面,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被录取的。我们总是在怀疑嫉妒怨恨别人的成绩,往往却忽略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的成就都是命中注定的,却忘记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许有时候我们无法扭转外界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正所谓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考碗热”何喜之有

  钱报网网友我的右手: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潜心准备的必然结果,一个班级里的班委成员全部如愿以偿考上了公务员,实现了从学生干部到国家干部的华丽转身,我不知道是该祝贺还是伤感,因为这些班级干部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就早早明确“考公”目标,如今梦想照进现实,自然是值得自豪的事,但大学生将考公立为职业规划的第一选择,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一心一意冲着公务员的“金饭碗”而去的呢?面对波涛汹涌的考公大军,早就有外国媒体指出,“考碗热”折射出人们的信心不足,说明没有人再去专心踏实发展实业、积极创业,长此以往,将阻碍中国发展。大学生把考公当成人生奋斗目标,未必可喜。

  钱报网网友陈爱兵:一个班级、六名班委,通过刻苦努力全部通过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无论就其过程本身,还是他们无爹可拼甚至“三代农民”的身份背景而言,无疑都具有一定的励志意义。但由此就将其冠之以“最牛班委”大肆褒扬是否妥当,却是值得商榷的。此情此景,多少让人联想起社会舆论曾经对于那些个全部考上重点的“最牛班级”、悉数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最牛寝室”的围观吹捧。应该说,与高考状元不等于人生成功一样,考上公务员也未必就意味着事业有成、壮志得酬。更何况,“最牛班委”里有多少人是真正立志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呢?恐怕多数还是出于“永不失业”的私利考量,冲着公务员的“铁饭碗”去的吧。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度拔高“最牛班委”的积极意义未必正确。而大学生,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将“考公”作为人生最大奋斗目标,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未来来说,更是未必有益。因此,公众不应高估“最牛班委”的正面价值。

牛的背后让人担忧

  钱报网网友黄齐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最优秀的人才都去考公务员了,谁来做科技创新?谁来发展我们的企业?其实,早就有人对“国考”热提出类似的质疑,现实也无数次佐证了这个质疑,优秀人才都去挤着考国家公务员,然后过着四平八稳的日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的创新水平远不如国外,我们的企业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不尽理想,这一切都说明了人才在这些方面的短缺。

  钱报网网友李建波:六位班委集体高分考上公务员称为“最牛班委”,那么一个宿舍学生集体到贫困地区支教呢?集体到农村务农呢?这说明当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是个人的选择问题,可是把集体考上公务员称为“最牛班委”说明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事实上,基层、农村、企业等更需要大学生去就业,去创业,去实现人生价值,可是许多求职者不愿下基层进企业。如何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再次,也许“最牛班委”之称是指他们几人没有任何背景,都来自普通家庭却都成了公务员。其实,按理说,任何一项考试考的是能力,而不是背景。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从近年来一些调研看,家庭出身不同,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意向、择业能力和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与出身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家庭的相比,工人农民等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愿意和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相对较少。”从这个角度看,“最牛班委”确实牛,可是其他大学生能有这么幸运吗?


钱江晚报 时评·众议 a0014 最牛班委,有喜有忧 2012-05-16 2445281 2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