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果发挥更大的配置效益”
——余杭区供电公司开拓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
“开发一种双向无线通讯网络,将一个台区内的剩余电流故障智能定位装置的信息实时地传输到剩余电流信号集中器,有效判断保护器的状态,在失电条件下发送剩余电流数据和故障位置信息……”11月17日,在浙江余杭区供电公司虚拟团队第八期月度工作例会上,各位成员正在对目前攻关项目“农网剩余电流故障定位微信公众平台”的可研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虚拟”不虚,立足实际搞创新
“三个科技项目申请了四项专利,其中国家发明创造专利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这是余杭供电公司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助力企业科学发展上台阶的重要成效之一。
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初,该公司借助职工科技创新项目研发平台,积极组织开展电网关键技术和生产业务难题的立项攻关和专利申报。其中2010年的《基于PSCAD/EMTDC技术的光伏并网发电分析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获得了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供电企业科技成果的唯一的一等奖,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共耦合节点谐波检测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成功研发了公共耦合节点谐波检测装置,该装置经过杭州能源与产业园并网光伏发电站和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的仿真测试和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电网公共藕合节点处系统和用户谐波污染责任,为变电站谐波管理提供科学、准确依据。
攻坚克难,技术创新结硕果
10月15日,余杭供电公司设备厂,创新团队成员闫立伟正与同事探讨新型环网柜的性能。
为了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2013年12月,余杭创新团队初步确立了项目攻关课题——基于FEI技术的智能型环网柜研发。
闫立伟表示,“在余杭供电公司,这样的科研攻关项目几乎每个月度工作例会上都会被提及。创新攻关项目已经成为公司最突出的工作亮点。”截止到9月24日,虚拟团队通过“基于FEI技术的智能型环网柜研发项目”的研发,专利方面已累计完成14项专利申请,其中7项发明、5项实用新型、2项国际专利。
排忧解难,用电企业送“智囊”
“科技创新虚拟团队要结合公司集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工作,为用电企业出谋划策,提供人才支撑,成为他们的‘智囊团’。”在余杭区供电公司“科技创新虚拟团队”负责人施金锐看来,“创新要为我所有,更要为我所用,才能最大化地体现创新的价值。”
余杭区供电公司专职人员调查走访发现,近年来,余杭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用户线路和用户电气设备数量逐年增加。但专业的电力维护缺乏却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遇到此类问题的远不止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为此,余杭区供电公司着手在全区开展“智能电务”服务,即为客户单位提供各种电力设备专业检修和日常维护,填补市场上对于专业电力服务领域的空白。9月28日,余杭区供电公司“智能电务”小组来到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检查用户的电力设备,收集电气运行数据,至此,第一批14个企业全部完成“智能电务”服务模式的数据采集工作。
温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