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大健康

打包员、接线生、后援团……啥活都干

特殊时期
在美浙商
化身留学生守护人

全美浙江总商会向中国留学生捐赠口罩(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夫妻俩一天寄出的口罩(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走进洛杉矶唐人街的中药铺,一股久违的中草药香钻进林光的鼻腔,瞬间把他的思绪带回到三十几年前:温州永嘉中医院,年轻的他忙着给病人把脉、开药,心里却满怀这间小医院装不下的野心和梦想。

  三十多年过去,林光早已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安家立业,被业内称为“打火机大王”。他没想到,有朝一日还会拾起老本行,帮助那些独自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孩子们。

  新冠疫情爆发后,林光担任会长的全美浙江总商会第一时间为留学生发放免费防疫用品,提供留守、返乡指南,还开通了免费的咨询热线,组织当地家庭医生进行远程医疗咨询。

  在各自领域,他们是成功的商人、教育家、公益人士、医学博士……但疫情之下,他们亲自跑药店、装包裹、安抚一个个焦急的学生和家长,在异国他乡为留学生们点亮了一盏盏心安的明灯。

  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回微信

  亲自为留学生买中药

  1-833-20-58259,疫情在美国蔓延后,不少在美的浙江留学生从各种渠道得到消息:有困难就拨打这个免费电话,全美浙江总商会将提供援助。

  这原本是商会为旅美华人开通的应急协助热线,名叫“LUCKY”(幸运),疫情升级后直接“变身”为抗疫应急协助热线。

  “LUCKY”和林光在美国的公司同名。初到美国创业时,他因不熟悉美国的法律法规,公司成立没多久就破产了。后来创办第二家公司,他给公司取名为“LUCKY”,寓意讨个好彩头,这次业务果然蒸蒸日上,成为了行业巨头。

  “我们希望这个热线也能给求助的人带来好运,就延用了这个名字。只要人在美国,就可以免费拨打,费用由我们来出。”他说。

  热线刚开通时,大量求助直接转到了林光手机上,每天平均几十个,最多的一天收到了150多个电话和微信。他常常回着回着微信睡着,醒来一睁眼就条件反射地就摸出手机回复。一开始,太太还抱怨他每时每刻捧着手机,后来被他“拉入伙”,一起解答留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一天国内时间的深夜,林光微信上收到一个妈妈的求助:女儿和男朋友都发烧了,医生让他们居家观察,她想请林会长帮忙买些中药。

  林光说,虽然他当过中医,但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他在美国并没有行医资格。所以,药方子是这位家长在国内找医生开好的,他只负责跑腿买药。

  但买药过程中,他的老本行还真派上了用场。不知什么缘故,药店的店员声称方子里的麻黄缺货,林光知道麻黄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的功效,缺不得。在他反复询问和坚持下,店员知道自己遇上“行家”了,最后才从里面的仓库拿出库存。

  “他们包装好之后,我还打开看了一眼,确定里面有这个药材,才寄出去。”他说,这对小情侣吃了3天中药后,高烧就慢慢退了下去,“说实话,不一定是中药的作用,但他们喝了,家长和学生心里都安稳一些。”

  那段时间,国内有很多这样焦虑的家长加林光的微信,他忙得加不过来。等稍微空一点想通过好友申请时,发现有的已经过期了,这让他倍感抱歉,“希望他们的问题后来都得到解决了。”

  在热线服务的基础上,全美浙江总商会还与温州市留学人员和家长联谊会联合了美国东西中部近百所大学的中国学联,组建了“全美浙商-全美学联抗疫联盟”,指导、协助留学生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目前,联盟涵盖约15万中国留学生。

  林光说,美国疫情爆发后,当地出现了不少因歧视造成的暴力事件,全美浙江总商会在协助留学生的同时,也给当地政府、医院捐助了物资。有次他因为寄送物资开车到公司,当地警察以为他违反居家限制令开工,正准备开出罚单,搞清楚状况后不仅没有为难他们,还表示了感谢。

  “我们希望用行动来展示我们浙江人、中国人的团结,消除歧视和偏见,树立起华人的良好形象。我们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

  打印快递单,每天寄口罩

  变身家庭医生联络员

  林光忙着回微信和电话时,同在洛杉矶的谢巧玲正和先生在研究如何打印快递单。她是全美浙江总商会共同会长兼财务长,也是一家公司的老总。美国疫情初期,学校学联、领事馆还没开始发放防疫“健康包”时,她就和先生给留学生寄出去了1000多份口罩。

  加州实行居家限制令后,谢巧玲的公司就停工了,但她和先生依然每天朝九晚五地来到公司“打卡”,“到邮局一张张填单子效率太低,我们公司正好有打印快递单的机器,就集中在公司打印、包装,再统一送到邮局。我和先生忙不过来,叫了仓库的一个美国员工来帮忙,后来一个华人会计加入做义工。”

  作为公司管理层,谢巧玲和先生平时从没碰过这台机器,根本不会操作。仓库的美国小伙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再一起核对订单信息、打包包裹。

  一开始,他们没有合适的包装袋装口罩,林光会长辗转多个渠道购入一批塑料袋寄给了他们;有的留学生比较马虎,填写的地址不对,他们就上网查地图,填上准确的地址,确保学生能收到。

  最忙的时候,谢巧玲和先生每天早上9点开工,下午5点左右赶到邮局,将几箱包裹一起投递出去,平均一天处理八九十份订单,最多的一天寄了130多个包裹。

  到了5月份,寄送口罩的数量慢慢减少,谢巧玲的角色从“快递姐姐”变成了“医生联络员”。在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指导下,全美浙江总商会联合当地家庭医生推出“家庭医生联络点”,她是洛杉矶地区家庭医生的联络员,留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后先联系她,她了解基本情况后再转给家庭医生。

  丁凌博士是该项目的核心人物之一,她曾在国内三甲医院当了20多年的肿瘤医生,到美国后创建了一个医学咨询平台。一开始林光会长邀请她加入时,她还在心里犯嘀咕,觉得自己不是最佳人选,“因为我现在不在临床一线,对疫情没有国内医生了解,专业又是肿瘤科,所以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但真正加入后,她发现几十年的医学训练足以让她应对留学生的各种问题。比如一个发烧4天的学生小天,连续几天腹泻,但医生让他呆在家里,不要到医院检测,他情绪上就比较焦虑。

  她询问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发热,没有鼻塞、咳嗽的症状,也没有接触过新冠病人,初步怀疑只是普通的肠胃炎。果然,小天想起来前几天吃了速冻的贡丸、虾仁、肉,这些食材都囤积多时,可能早就变质了。排除新冠可能后,他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丁凌说,留学生和家长的问题不见得多难,但有时候会很细,比如点外卖后怎么防护、室友是护士我应该怎么相处、航班上要不要穿防护服等等。这时候,只要稍微有医学背景的人站出来,他们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密歇根大学留学生出现症状

  几十名医生后援团在线问诊

  全美浙江总商会和温州留联会建了十几个家长群,全美浙江总商会教育专委会主任蔡敏是密歇根州的联络人,家长可以通过群加她的个人微信。除了浙江的家长,黑龙江、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家长也踊跃申请,她来者不拒,能帮就帮。

  一天,江苏小Z的妈妈给她发微信,留在密歇根大学的儿子出现出汗、气喘、无力的症状,他以往有心肌炎史,担心同时感染新冠肺炎、暴发心肌炎。

  蔡敏第一时间组建了一个“专家后援团”,几十个医生在群里讨论小Z的病情,分析之前拍的胸片和血检报告,最后建议他到医院急诊复查。

  一位志愿者担心他听不懂专业的医疗术语,和医生沟通有困难,主动提出可以手机连线,帮他翻译。蔡敏也告诉小Z妈妈,如果需要配中药,她可以开车去买,再送到他的住处,虽然路上来回需要花上2个多小时的时间。

  出于各种考虑,小Z选择了回校医院复查,检查结果和身体状况随时在群里汇报,群里的专家根据情况再给出指导意见。几天后,他的病情慢慢稳定了下来。

  蔡敏说:“家长在国内很无助,留学生一个人在国外也很无助,我们哪怕只是提供精神上的关怀,让他们觉得身边还有依靠,他们心里也就踏实一点了。”


钱江晚报 大健康 a0014 特殊时期
在美浙商
化身留学生守护人
2020-05-13 20837209 2 2020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