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评论

数字化生活,理应让老人也方便

  近日,有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关注。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上海有些老人到医院看病,由于不会网上预约,排队挂号轮到自己才发现已经“无号可挂”,当天所有的号都已预约满,只好悻悻而归。

  这种情形其实不止发生在上海。当下,数字化技术日益普及,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很多人可能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用过现金,平时需要付钱的时候,掏出手机扫一下码就可以。防疫日常化后,走到哪里,掏出手机出示健康码,就能知道身体状态、有没有接触过重点防疫人员。

  各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带给我们很大便利的同时,但也要防止对老年人等群体造成麻烦和不便。许多老年人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在网上预约看病,不会用智能手机打车,甚至手机也没有绑定银行卡,也就没有办法享受这种高效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讲,数字化并不是一条便捷通道,而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特别是老年人到医院看病,本来就是吃力的事,如果不懂网上预约而白跑一趟,真的是太折腾人了。所以,大力普及现代化生活方式,也要等等那些“走得慢”的人。

  虽说有市场需求,往往就会有人来提供服务和供给。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的着力点更多集中在具有消费能力的多数人群,而绕开市场需求不集中、效益不明显的群体。如今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号称要做下沉市场,聚焦五环外人群,而实际上,他们关注的也只是五环外人群中具最大市场潜力的那些人。而消费能力不足又需要花大量精力培育的老年人市场,很容易被人遗忘。

  针对这部分人群,就要有特别的市场救济手段。例如针对老年人不懂网上预约挂号这事,其实不难解决,只要将挂号资源进行动态调控,保留一定比例给现场挂号的患者即可。如果所有号都给了网上预约渠道,那些不懂使用智能手机预约的老年人就很吃亏。这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服务理念的完善。如果医院能对此有所预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这事也提醒了有老人的家庭,要更多关注老人的生活。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用智能手机也不打紧,子女帮忙操作,提前帮老人预约,又何至于让老人白跑一趟呢?换句话说,只要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群体有更多的关爱,时刻照顾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这道数字化的鸿沟是可以抹平的。

  眼下,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年人社会,社会资源、社会服务应对老年人群体有所倾斜。毕竟,这个群体是典型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如果我们不时时想着他们,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只会成为现代化生活的“弃儿”。等等他们,容许他们走慢一点,才能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6 数字化生活,理应让老人也方便 2020-09-17 钱江晚报2020-09-1700020 2 2020年09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