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杭州最后一批城中村改造安置点
村里将老人的过渡房安置在同一个小区
老街坊结伴而居
身边的人在,杨家村就还在
本报记者 杨茜
杨家村居民在自家老房前合影留念 |
拆迁前的杨家村 |
昨天上午10点半,秋日阳光温暖。在杭州下城区新沁家园里,进进出出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
他们几乎都是杨家村人——两年多前,杨家村作为杭州最后一批城中村改造中的一员,完成了拆迁,一部分村民被安置在了新沁家园。
2016年11月,杭州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计划,5年内完成全市246个城中村改造。2018年3月,下城区最后四个城中村,共2681户农居征收签约正式启动。
从那一刻起,历史的轮盘开始转动。那些曾经生活在城中村的人,如今也有了全新的生活。
中午时分,新沁家园小区东边的老年食堂热闹起来,三四十张桌子。不少老人吃好了饭,围坐在一起闲聊,还有人隔着桌子在搭话,言语间透着抹不去的熟络和亲昵。
87岁沈春福的满足
【毕竟曾经的老伙伴们,都还在一起】
每天都准时报到的87岁的沈春福昨天没来食堂。
旁边一幢房的3楼,沈春福的家门大开,里面谈笑风生——原来,沈大伯家里来客了。
60多年的老同学来串门,沈春福特别开心,特意让老伴多做了几个菜。再过三年,绿城代建的回迁房完工,他可能又要挪窝了,“希望有那个福气,能活到住新房的时候。”沈春福笑着说。老人心里,还是有些怀念那个不那么规整的杨家村。
这是一套63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两个老人住着足够了。老人嘛,就爱回忆过去。当年,沈春福是杨家村的第一任村书记,村民都挺服他。改革开放之后,村里的茅草屋全都推倒,盖起了瓦房,渐渐地,二层小楼也建造起来了。最后,家家户户都建了四层小洋楼,还有地下室。村里人摇身一变,做起了房东,收起了房租,从此发家了。
最“鼎盛”的时候,沈春福的家里有11户租客,“都是外地来杭州打工的,边上有服装厂,有租房的做仓库,有做员工宿舍的。印象最深的,一个来自丽水的水电工,他家孩子从5岁起就租在我们家了,住了12年,关系一直挺好,我收的房租也便宜,280块。”
下城区启动石桥地区城中村连片拆迁改造后,杨家村成为改造计划中的一部分。那时起,杨家村人陆续向居住了数十年的老房子告别,“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当然不想拆了。但想想,为了后代,为了城市发展,还是要有大局观的。”
杨家村900多户,拆迁之后,想必大家都会散落各地。考虑到老人们适合“抱团取暖”,村里决定,拿出新沁家园做村里老人们的过渡房。按照老人的年龄从大到小选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来购买,一共320套。
根据沈春福的年纪,他排在十几号,“这样也是好的,毕竟曾经的老伙计们,都还在一起。”
这也许就是他唯一的慰藉了吧。
尽管,小区里有茶室、老年食堂、小公园等设施,沈春福住了2年多,依然“不习惯”,“以前在村子里,我们经常串门。门关着,人肯定出去了,门开着,在门口喊一嗓子,就行了,邻居院子里坐坐,或者家里喝喝茶。现在呢,串门还要去敲门,发现没人在的时候,心情很失落的。”
回迁房距现在住的地方不到500米远,绿城代建。沈春福一家可以分到4套房,“小的们都挺高兴,天天盼着新房。我们嘛,估计就在这里了。”每天,他都在小区转一圈,能走3000多步,即使像“企鹅”一样,他也能寻到乐子,因为附近都是熟悉的人呀。
77岁陈祖兴的记挂
【他留恋的,是和周围人的亲近】
77岁的陈祖兴走在小区里,招呼打不停,跟以前走在村道上一样。他是村里最早拆迁的一批,也是最早入住新沁家园的。
每天都过得特别慢,他会拿把椅子,和村里的老人坐在一起,到点了就回家吃饭。坐着的时候,他听着邻居们说的八卦,仿佛时间回到了过去。
2009年,85户村民先拆,陈祖兴就在其中。房子拆了,他和老伴儿就在附近租了一间农民房,20多个平方米,1000多元租金,方便照顾住在弟弟家的老母亲,“没想到,我活了一辈子,老了还成了出租户。”
终于住进了新沁家园,陈祖兴一家“柳暗花明”,“年轻那会儿在生产队,没活儿的时候,大家就凑在一起聊天,或者去茶室听大书,很有意思的。”可现在聊的,不是谁家吵架了,就是谁家有喜事了——当然,最多的还是哪家过世了。
都是老人的小区,这些事自然避免不了。陈祖兴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有点小疙瘩。可真让他搬去全新的小区,环境再好,他也不想——他留恋的是舒适圈,是和周围人的亲近。
90后钱婕婧的幸福
【说着最熟悉的方言,处着从小看你长大的人】
钱婕婧是90后,杨家村人,现在在杨家村经济合作社工作。和村里所有年轻人一样,她就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去。
儿时的那些记忆是抹不去的,城中村的一些乐趣,也是城里孩子体会不到的。她家的旧楼临街,楼下是自家的副食品店。后来,她上了初中,住了校,她家的房子也翻新了。每次回家,房子似乎都会“长高一点”。
她家有很多租客,关系好的,人家从老家回来都会给她们家送点土特产,“记忆里,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2010年左右,杨家村开始流行电脑绣花。因为家里有的是空间,村民们便买来机器,在家里接单开工,钱婕婧的父母也开始倒腾这票生意。每年寒暑假,钱婕婧一回家便成了家里的小帮工,帮着爸爸发货。
拆迁,钱婕婧是开心的,“我们村子曾经有20000多外来人口,脏乱差,谁不想住进环境好一点的小区呢?”拆迁前,每户人家都和老房子合了影。
如今,钱家人住在过渡房里,等着回迁。一听是绿城代建的,大家都很高兴。“我们这里就是未来的武林新城!”
比这个消息更让钱婕婧高兴的是,周围的人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说着最熟悉的方言,处着从小看你长大的人,这也许就是杨家村人最简单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