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评论

拆得只剩个壳,可惜了这栋百年小楼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最近,有网友路过西湖边长生路32号,发现去年以8804万元拍卖出去的民国经济学家徐青甫故居,正在大规模施工装修。他认为,“最近里面在动工,房子内部都拆得一干二净了。拆掉有点可惜,这房子原先外观和内部装修都挺好看的。”

  这是一幢独门独院的三层小洋楼,建造于民国时期(1920年),红砖外墙,雕花窗棂。这套房子距离西湖直线距离只有400多米,曾有人评论说:“有院而不临街,素有大隐于市,闹中取静之韵味。”目前,二楼三楼临街的门窗、楼顶小花园已经拆掉了。

  截至目前,杭州总共公布了7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不过长生路32号不在其列。有关方面介绍:“除了房子建成在50年以上外,认定为50年以上老建筑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条件,比如老房子位置、结构等没有重大改变,此外该建筑还必须保留部分历史构建或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纪念意义。”据悉,若不在历史建筑名录中,就没有“不得改动外立面和内部结构”的限制。

  徐青甫故居不属于历史建筑,私人拥有完全的处置权。显然业主改建并无违法之处。而我们关注此事,是要希望各方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善待老房子,善待历史。

  当初,徐青甫故居拍卖是轰动一时的房产新闻,不少人借此机会一睹这幢平常不易踏足的名人故居,且拍下了不少照片。从照片中看,房子内部装饰比较有时代的特点。有访者评论:“挺仔细看了他的门窗、窗帘品牌什么的,用的应该是亨特的牌子吧,很像上海十里洋场的小洋楼。总体来看,即便经历时光的打磨,保存仍旧比较完好。当年,徐青甫先生响应国家号召,卖掉大房子购买公债,自己则搬入这幢面积小多了的房子,体现了先生的一贯理念……这些理念,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值得后人纪念。”

  2005年以来,杭州住保房管部门围绕“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通过多轮普查、市民推荐等方式,将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对象从最初少量文保建筑迅速扩展到市区大量历史建筑;从最初的“50年以上建筑纳入保护”,拓展到对各个时期具有一定价值建筑的“应保尽保”。

  这一切是为了城市记忆能够延续。比如这次徐青甫故居的装修风波,即便没被列入文保单位,也是“蒙尘的珍珠”,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毕竟,具有不同时代特色和个性的历史建筑,是城市的根和魂,能彰显城市气质,延续城市文脉。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6 拆得只剩个壳,可惜了这栋百年小楼 2020-12-02 钱江晚报2020-12-0200020 2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