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生态下
记者走进杭城老城区马塍路沿线
看杭州菜篮子的变迁
家门口上演
菜篮子争夺战
本报记者 詹丽华 祝瑶 鲁佳 陈婕 马焱 文/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买菜,是老百姓每天的日常。虽然现在年轻人下馆子的多了,在家做菜的少了,但买菜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互联网生态下,你是偏爱线上下单还是线下购买?你还会去逛菜场或者超市买菜吗?围绕着买菜,传统的农贸市场、小区便利店、超市又在做哪些改变?记者走进杭城老城区的马塍路沿线,从社区居民、菜场摊主、小区便利店老板、超市店长的身上,看到了杭州菜篮子变迁的缩影。
上
马塍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文二路,全长约1370米,这条宽不过两车道的老马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沿线分布着30多个小区出入口,生活着两三万居民。
这是杭州最成熟的生活片区之一。
这里也是刘玉英、老陈、小叶、倪显辉、周瑾、叶维军生活、工作、创业的地方。从1985年到现在,有店开张,有店歇业,有人来了,有人走了,他们在路上擦肩而过,又在小小的“菜篮子”里休戚与共。
【上午7点】
刘玉英正准备出门买菜。天有点儿飘小雨,她想了想,换了双防滑鞋。
换鞋,拎上环保袋,出门。前后花了快5分钟。“老啦,换做以前这5分钟我都走到菜场了。”刘玉英一边说,一边习惯性地掸了掸环保袋上的一小块污渍,因为这块污渍,好好的袋子孙女不要了。
楼下一段二三十米长的窄巷,密集分布了四家生鲜、水产店,早市还没有开始,店主们有的正从小面包车上一筐筐往店里搬蔬菜,有的码整齐菜品准备开市。
刘玉英看了眼,并没有停步。“我很少在这儿买,菜场里选择多些。”她冲着一家菜店努了努嘴,“喏,那家店老板自己有几亩地,偶尔有时鲜,我就买一点。”
小巷尽头右转就是文三路农贸市场,刘玉英在这里买了近40年菜。“以前菜场就在楼下,马塍路上、武林巷里都有摊贩,挑着担子或者推个破自行车做生意,上下班的时候挤都挤不过去。”
“今天的腿肉好,看看,要哪块我给你切。”肉摊上扎着丸子头的女摊主远远就在招手。
“大嫂,今天青菜好要不要带一点?”熟识的菜贩“小山东”热情地招呼。两人是马路菜场时期就结识的老熟人,光顾了30多年生意,早已默契得不需要讨价还价。
这是刘玉英无比熟悉的画面,过了12月,她就要满87岁,人生的近一半时间,一日三餐,都离不了这里。
转了一圈,拎着一袋青菜,挑了几个番茄,又去负一楼的水产区,花22元买了半条黑鱼,切好鱼片,回楼上买了点雪菜。一袋子菜,有荤有素,花了不到40元。
【上午9点半】
老陈和刘玉英曾经是邻居,一个卖菜,一个买菜,他们的交集都在菜场里。
老陈是温岭人,17岁来杭州,一晃40年了。“武林门、新华路、松木场、三里亭……我都摆过菜摊儿,交2块钱管理费摆一天,第二天还想摆,用箩筐占个位子就行。”
以前卖菜很简单:一辆自行车,两个箩筐,一杆秤,就是全部家当。差不多1990年以后,他就固定在马塍路一带卖菜,后来又搬进市场。文三路农贸市场前后改建了三次,他一直没挪地方。
“以前生意省心,一天就卖那么两三种菜,比如茭白、青椒、黄瓜,一次进三大包,两三百斤菜一个上午就卖光了。”现在他的菜摊上每天要备足三四十种蔬菜、配料,还得保证品相。“像生姜、芋艿,我进货的时候都一个个挑过,宁可进价贵一点,东西得好。”
2017年,老陈失去了一批熟客——菜场300米外的武林村拆迁,那个不起眼的城中村,对他而言意味着2000多人的目标客户群和百十来人的稳定主顾。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巷子里的菜店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更喜欢在网上买菜。”他拿起一把芦笋,说,“这么好的芦笋,一般人拿不到。我做了这么多年蔬菜,天天去、年年去(进货),有好东西菜老板都会藏起来给我留着。”
只是,这里面的门道不常买菜的人不知道也不关心。老陈怀念老底子的那种简单,买、卖,都简单。
“菜场总应该还是会留下的吧,来买菜的人会跟我们聊聊天,大家都跟朋友一样。有那么七八个老顾客,我经常给他们送菜上门,只要手机里说一声。认识那么久,他们都很相信我。”他一边说着,一边提醒客人,如果手机付款可以先领张消费券。
快10点了,老陈一边整理菜,一边盘算着晚上要补点什么货。每天下午睡一觉,凌晨两点去勾庄进货,菜场4点开门,他和妻子5点就要准备早市。这套时间安排,已经延续了二三十年。
管理员办公室就在菜场楼上,老杨时不时要看一眼窗外。“以前哦,菜场门口电瓶车、自行车都停满,人都走不过去,现在可差远啦。便利菜店、社区团购,还有买菜的APP那么多,对菜场哪能没影响呢?”老杨的工位一眼能看到老陈的菜摊,这么楼上楼下的相处也有十几年了。“我们这儿的摊主基本都做了十几二十年生意,最新进场的一个也是六七年前了。”
比客流量更直接的数据来自市场台账。“拿猪肉来说吧,每天的进货量比以前减两三成都算少的。”老王在文三路农贸市场做了十几年总经理,眼看着市场的生意起起落落,心里也着急,“菜场买菜最重要的是放心,我们每天会检测农药残留,做台账保证进货溯源,出了问题都能追踪。”
虽然生意不如从前,倒是没有经营户因此撤出,只是服务越来越好了,切片、削皮、送菜上门也从不加钱。“我们十几年没涨过管理费了,就希望大家能安心做生意。”老王刚签了一份新合同,“下个月我们要引进一个网上平台,让经营户们也能在网上卖菜,先试试水。”
尽管老王也知道,平台进驻并不会立刻让市场重回车马盈门的往日时光——一个月前,他听说马路对面即将新开一家盒马鲜生。又一位竞争者来了。
【上午10点半】
马塍路和文三路交叉口,沿街店面的红色围挡已经围了好几天,原本五星电器大卖场的门头招牌仍高高挂着,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盒马鲜生的最新选址。
戴着毛线帽、穿着羽绒服的小叶从她的邮报亭“格子间”里探出头来。“哎呀,30分钟前围挡上的宣传物料刚刚被拆掉。”
只露面了30分钟的宣传物料被卷起来,静静躺在围挡里的工地上。施工已经开始,卖场里原本的隔断都被敲掉,整体空间看起来更大了。“给我们的工期是100天,已经做了半个多月。”正收拾东西准备吃午饭的施工人员说,这已经是8月以来,他们做的第三家盒马门店。“春节前,你们就能来买菜了。”
比施工更快的是招工。
小叶拿到了几张盒马的招工传单。“前几天有个小年轻经常来买水,说是盒马的销售员,塞给我几张传单,让我报刊亭里放放,看着给推荐一下。”
招聘的岗位很多,从负责蔬果、肉禽蛋、水产、烘焙的营运,到收银客服、配送物流、海鲜岛餐饮,级别也从小二、师傅到主管不等。
一下成了盒马的邻居,与最具流量的“网红”搭上边,小叶有些兴奋。“等开业了,我老公肯定会去逛的,他就喜欢凑热闹。”在买菜这件事上,小叶是“甩手掌柜”,她笑着说:“现在买菜就和叫外卖一样方便。”
小叶笑眯眯地看着几米外的红色围挡。她是资本的“局外人”,但资本早已把她扒拉进了自己的社区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