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
入九天
本报特派记者
海南文昌现场见证
本报《成长读本》
航天科学专题明天出街
视觉中国供图 |
扫一扫 更多独家报道一键直达 |
天和
入九天
本报特派记者
海南文昌现场见证
本报《成长读本》
航天科学专题明天出街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发射,托举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
随着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按计划,从昨天首次发射任务开始,到2022年,今明两年,我国将实施11次高密度发射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
在文昌发射现场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发射后,钱江晚报记者对话了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为我们讲解有关核心舱、空间站和航天员的知识。
建立空间站,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标志?中国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钱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为读者作全面解读。
明天出版的钱江晚报《成长读本》将对我国的航天发射有更详细解读与展望,适合全家一起亲子阅读。
未来10年,太空旅游不是梦。最近,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嫦娥1号、3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研究员来到杭州,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演讲。“现在中国的空间站建设进展顺利,届时也会成为太空旅游的目的地。”吴季说。他认为,太空旅游,包括月球旅游,是新航天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
期盼着,有一天我们可以在宁波象山看到火箭发射——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是中国继酒泉、太原、西昌和海南文昌之后的第五个航天发射场。
4、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