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潮新闻·在浙里

端午晒习俗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编织的蛋兜子。”端午佳节,浦江人张女士回忆起了童年。编好的小袋子挂上脖子,里面装上煮熟的鸡蛋,到学校里可以和同学们玩撞蛋游戏。

  如今,这项十分有趣的传统习俗仍在民间流传。昨天,浦江杭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吴明昊就起了个大早,拉着爸爸妈妈进行一次编蛋袋、撞蛋比赛,“这是我前两天在学校学会的,准能赢!”

  老师说,撞蛋寓意着逢凶化吉。而吴明昊发现,用尖的一头出击,胜算更大。   本报记者 王好 通讯员 项晓丹 陈斌

我在黄岩吃食饼筒

  黄岩人庆祝端午节的方式与众不同,那就是家家吃食饼筒。

  一张大圆桌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菜肴,中间必须是两大盘面皮,有青有白,白的是普通面皮,青的则是混入了艾草汁。

  食用时,取一张面皮摊开,将炒面、卤肉、虾仁、绿豆芽、鱿鱼丝、蒜苗、萝卜丝、鸡蛋丝、韭菜豆干、洋葱炒黄鳝、油条碎、包心菜等一众菜肴,一道道放到上面,码成长条状,卷起来咬食。

  黄岩一老牌酒店的主厨章师傅说,食饼筒里什么都可包,只要把食物炒熟不带汤就行。因此,食饼宴的成败反而由不起眼的面皮来决定,黄岩大大小小的菜市场都有又软又薄的食饼皮出售。   本报记者 黄玉环

我在诸暨吃麦花

  在诸暨人端午节的饭桌上,与粽子搭配着吃的,还有麦花:一口咬下去,酥脆可口,面粉里混杂着鸡蛋、白糖、芝麻的香味。

  麦花又叫巧果,取外形灵巧之意。端午在绍兴一带也称为“女儿节”,女儿出嫁后的头个端午节,娘家要准备一份丰厚的礼物送到女婿家,以示对女儿的关心。麦花作为伴手礼,就是用来“撑门面”的,必须漂亮、好吃,能体现娘家人的心灵手巧。

  诸暨璜山镇村嫂许文英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做的麦花不仅仅送出嫁的女儿,还送亲朋好友。这次,她们一群志愿者做的麦花就送到了爱心食堂,分给老年人吃,讨个好彩头。

  本报记者 俞倩玮 通讯员 杨凌燕 翁嘉越


钱江晚报 潮新闻·在浙里 a0005 端午晒习俗 2024-06-11 26903500 2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