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让“网络黑嘴”闭嘴
本报评论员 王彬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没有终点,永远在起点。”“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期,国家网信办深入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指导网站平台加强网上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墨子商业论”“奇偶派”“小牛说车”“刘步尘”“橡果商业评论”等一批侵犯企业、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两句箴言。
从通报内容看,“虚假不实”“恶意诋毁”“抹黑攻击”是高频词。具体恶行包括,恶意解读某饮用水企业股权结构、产品包装图案,散布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抹黑诋毁企业形象;歪曲捏造事实,恶意诋毁某品牌汽车质量、该汽车企业和创始人的形象声誉;散布某品牌汽车因发动机存在环保超标问题被强制召回的不实信息等。
这些账号有共同的名字——“网络黑嘴”和“黑公关”。他们号称客观理性,实则既不客观也不理性,擅长的是博眼球、带节奏、泼脏水,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罗织“莫须有”的罪名,误导大众和舆论,甚至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成为社会顽疾。
这些自媒体为何盯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为何穷尽一切手段围猎他们?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自带经济属性,自带关注度、话题度,在“流量至上”“利益至上”的驱使下,这些自媒体自然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看作“待宰的肥羊”。
当下,“网络黑嘴”伤害性极大,已经成为很多民营企业无法回避的殇,防不胜防。很多时候,一句谣言、一个误会扔在网上,就好似火星落在草垛,随之而来的是漫天大火,带来一片质疑、谩骂和诋毁,随后是企业股票下跌、产品被退货、声誉受损害等连锁效应。企业无辜躺枪,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救火”了。
于是,一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甚至形成了这样一种复杂的心理:既向往流量的红利,又害怕被流量反噬,担心被拖入深渊之中难以自拔。民营企业想好好做生意不该这么难。“网络黑嘴”砸的不只是企业的碗,还有普罗大众的碗。
如今,国家层面接连出拳,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有力打击了“网络黑嘴”的嚣张气焰,为清朗舆论环境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做出了贡献。这既是在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也是在为社会公共利益保驾护航。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要在提高违法成本、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上下功夫,双管齐下更有效。
该被纠偏的,除了“网络黑嘴”,还有那些一听“黑嘴”的话就一边倒的受众。希望每个网民不要听风就是雨,而应该追求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当然,打击“网络黑嘴”和接受舆论监督并不相悖。这两个态度共同构筑民营企业乃至全社会应对舆论的价值观。我们呼吁两者兼顾,而非顾此失彼。那么,如何判断和区分恶意抹黑和正常监督?就看两点:是否事实,合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