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火炬塔守护者:
穿行塔内,我仿佛是在经历一次冒险
本报记者 章然 俞刘东 通讯员 周璐璐
王艳坤 |
湖面高温、铝板反射、太阳炙烤、闷热潮湿,多种热力因素叠加,让亚运火炬塔变成一个“高温热岛”,塔上温度比实际气温要高5℃~10℃。
落户萧山湘湖的演出《湘湖雅韵》以亚运开幕闭幕式表演为原型,其中同款亚运火炬塔堪称最大卖点,表演中会重现数字人点燃亚运火炬一幕。
为了保证每天演出的顺利进行,演出技术负责人王艳坤要在下午和同事们乘上小艇,去往火炬塔小岛进行检修、维护。
高温天气下进入火炬塔内部仿佛是一次冒险,但亚运火炬守护者的工作一刻也没有马虎。
亚运火炬塔守护者:
穿行塔内,我仿佛是在经历一次冒险
下午2点,湖边人的体感已经远远超过预报温度。喝完一小瓶藿香正气水,王艳坤出发了。他没戴帽子,穿着一件黑色短袖,“习惯了,不怎么做防晒,主要是防中暑。”
岸边,一辆黑色的救生艇停着,艇上黑色皮革很吸热。记者上船时,手碰到拉绳、皮革面,被烫得赶紧放开。
一行人向火炬塔进发。虽然只有100多米的湖面路程,但汗水已湿透衣裳。去岛已是不易,但更大的高温考验是在上岛之后。
小艇停靠亚运火炬塔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19根火炬精美绝伦,可是阳光照射之处眼睛都睁不开,因为反射太强烈了。
顺着笔直的扶梯,王艳坤爬上火炬塔岛。地面是铝板,同样反射着阳光,周围的空气热得发烫,加上蒸腾的水汽,让人有点坚持不住。
王艳坤耐心地蹲下来,一点点触碰着火炬塔的电机,“它平常是被套子包裹住的,我们要检查下表面有没有雨水、电机是否润滑、需不需要用油等。”
一切正常,王艳坤开始打开地面铝板,进入火炬塔内部。内部的空气更加闷热潮湿,低矮的空间内大家只能弓着腰,在底层复杂的架构里穿行。
王艳坤的脸好似蒸桑拿般潮红一片,大颗大颗的汗水快速流下。“我们在下面要快速检查,电线完好就要赶紧上去,不然真的容易中暑。”王艳坤看完电路相关设备,赶紧拉着记者走出密闭的地下空间。
王艳坤说,火炬塔岛检查必须要两人同行,就是为了防止高温天出现意外,而且对上岛时间也有管控,“我们一般待1~2个小时。有一次我的同事给火炬涂油,待了三个小时才下岛,后来他出现了疑似中暑的症状。”
王艳坤今年35岁,云南人,来杭州已经4年了。此前他一直从事演出技术工作,今年年初加入《湘湖雅韵》团队。
“守护亚运火炬,这真的是一件自豪的事情。”王艳坤在电视上看了开幕式,点燃火炬那一刻让他记忆犹新,“当你真的触摸到火炬,那种感觉更不一样了。”
王艳坤说,他把成为亚运火炬守护者的消息告诉了爸妈,“他们都特别开心,觉得守护亚运火炬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叮嘱我好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