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五奎巷到近江,“兰边碗”回来了
白卤大肠 |
本报讯 “14号在不在?两个人的位置。”
9月1日下午5点40分左右,走进上城区钱江路555号日信国际一楼,本报记者一抬头,看到了三个蓝色大字“兰边碗”。店不大,跑堂的伙计在喊号子,店内七张桌子都已坐满。
2012年开在十五奎巷里的“兰边碗”,因口味做得地道,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宝藏小店。2019年,它从小巷子里搬出,在上城区中山南路402号开了一家两层楼的饭馆。受疫情影响,该店2023年关停。9月1日,“兰边碗”在上城区钱江路555号重新开业。
美食达人都来打卡
辉煌时期店里有30余名店员
9月1日“兰边碗”开业当天,记者在后厨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老板俞翔。他今年56岁,1985年学厨,1990年就在杭州的六一大酒店、阳光大酒店、今日世界等十几家餐饮店做过厨师。用他的话来说:“真是走遍了浙江,走过了半个中国。”
2012年,老俞在十五奎巷开了“兰边碗”。取名“兰边碗”,是因为杭州人小时候吃饭用的碗,就是碗边有圈蓝色花纹的碗。当时的铺面,小到一眼就能望到底,只有5张桌子,1个小包厢。门口放着层层叠叠的蒸笼,里面是一盘盘老式蓝边碗盛着的蒸菜,琳琅满目。
俞翔告诉记者,小店出名后,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及四季酒店金沙厅主厨王勇,都是店里的常客。《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总顾问沈宏非,还曾在店里打包过好几次酱丁。
2019年5月,“兰边碗”从小巷子里搬出,在上城区中山南路402号开了一家两层楼的饭馆。当时的“兰边碗”面积有六百多平方米,可以容纳170人同时就餐。
2020年2月,“兰边碗”遇上了疫情,不得已关了4个月。俞翔说,当时店里有30多号员工,每个月光给店员发工资就要支出二十多万元,房租平均一个月要花费六七万元。
2023年9月,扛不住压力的老俞,不得不把“兰边碗”关了。
白卤大肠是“门面”
老板未来想开分店
回归后的“兰边碗”,店门头上除了店名外还写着“十五奎巷 竹笼蒸菜”八个小字。目前店里菜单上只有35道老底子杭帮菜。
“兰边碗”的门面菜,是一道白卤大肠。2012年,该店就靠这道菜在一众杭帮菜馆中脱颖而出。记者在朋友圈只要刷到这道菜的照片,就知道他/她是在“兰边碗”吃饭了。
“现在开回小店,就想把店开好,等烧不动菜了我就退休。”老俞还有个梦想,“要是弄得好,再开个分店。” 本报记者 潘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