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旧址重新“上妆”,预计今年开园
杭州这处老地标,将变身艺术中心
本报记者 滕一韬 通讯员 陈欣媛
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改造前面貌 受访者供图 |
西湖月亮船 资料图片 |
扫码了解 西湖月亮船 |
对于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老杭州人一定有所耳闻。这处旧址即将迎来爆改,从粮食厂房摇身一变为文化气息满满的公共艺术中心。
其中,园区内的落日夜市预计最快在今年10月底抢先亮相。届时,集艺术和文创为一体的碾米厂当代艺术中心或将成为一处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粮管所老所长:工作过那么多年,现在还常去转一转
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旧址曾是朱泰和粮油仓库,建于清末,后经几番改建与新建,成了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它陪伴了杭州人一路风雨,历经沧桑。
这之中,对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感情最深的,当属老一辈的粮食人了。
今年80多岁的高彩法曾是三墩粮管所的所长,大半辈子都在和粮食打交道。
1975年从部队转业后,高彩法先后在三墩镇的大陆粮站和三墩粮站工作,1982年调到三墩区粮管所担任所长。“那时,这一带算是三墩的中心,还是很热闹的。”高彩法说,最鼎盛时,整个粮管所有一百二三十人,自己的女儿、儿子都是在粮站的家属院长大的。
“那个时候,卖粮、收粮都要坐船,一条船卸下来的粮食起码有5吨。”高彩法回忆,在东蒋桥一带,粮船排队场面相当壮观,一条一条地停着,排到很远处,“就跟现在路上堵车一样”。
“那时买粮要用粮票。”高彩法笑着说,一个月工资也就40多块,工资一发下来,他就赶紧买好当月所需的油和粮。
到了2000年,粮管所、粮站全面取消,就此退出历史舞台。2021年,三墩粮管所碾米厂旧址被列为杭州市第八批历史建筑,留下了斑驳的墙体、矗立的储粮筒、零散的仓房。
“总还是舍不得这个地方。”高彩法说,毕竟在那里工作了那么多年,路也不远,所以有时间总会去转一转。
听说旧址要改造,高彩法直言是件好事,可以把曾经的风光和人气都找回来。
改造计划参与者:将深挖属地文化,让艺术与历史相融合
粮管所和碾米厂不再运营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慢慢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时间凝固的空白区。
借着杭州西湖区打造“两镇六街区”的东风,这块宝地迎来了焕然一新的机会。
参与园区改造计划的公共艺术社区品牌东巢运营总监胡超告诉记者,为了让三墩粮管所和碾米厂旧址重新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想来爱来的打卡地,他们将7栋历史保护建筑及周边零散小建筑重新“上妆”,通过艺术+文创的方式,改造成为“碾米厂当代艺术中心”。
“我们将深挖属地文化,充分发挥艺术家、青年文化等多类资源,让艺术与历史相融合,把它打造成多元文化的合成器、先锋文化的新地标。”胡超透露,未来这座新型艺术中心将引进画廊、实验剧场、艺术文创工作室、文化餐饮、非遗市集等超过50家文化艺术机构,全年举办超200场文化活动。
据悉,目前碾米厂当代艺术中心的整体修缮工作基本完工。胡超介绍:“招商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品牌入驻签约已完成56%左右,包括优质中古家具店、特色咖啡店、潮流便利店等业态将入驻。”
而作为园区内首个亮相的文化单元,落日夜市将于10月底开街。园区全面开园时间预定为今年四季度。
33艘月亮船
中秋夜“点亮”西湖
上船游客可赏月、品雅乐、看表演
本报讯 去年刷屏的西湖“月亮船”又回来了。今年中秋夜,33艘手划船载着月亮灯,将重现三潭印月“33个月亮”的经典一幕。
西湖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行程路线和往年差不多,但演出节目有更新,“多了一艘随行的表演船,观众不仅可以到湖心亭观看表演,游湖时也可以欣赏到雅乐演出。”
“33个月亮”的创意从何而来?工作人员解释了寓意来源:“中秋圆月高悬时,三潭印月的每座小石塔都能看到5个小月亮,三座塔就是15个,加上倒映在水里的,就是30个月亮。还有3个月亮,一是天上高悬的圆月,一是水里倒映的月亮,还有一个是赏月人心中的明月,加在一起,刚好33个。”
游客登上月亮船,可品雅乐、赏表演、揽胜景。100多分钟的行程里,沉浸式画舫秀是游客体验的一大亮点。一艘匠心设计的中秋主题古风小画舫,载着表演丝竹雅乐的宋服佳人,将全程随行月亮船船队。
乘至湖心亭,坐在船上的观众可沉浸式观看中秋拜月大典,欣赏荡气回肠的阮箫合奏,或细细品味越剧《梁祝·十八相送》桥段。随着乐声响起,月中独舞、鱼龙舞千灯愿等古风舞蹈轮番上演,为游人带来一场中式视听美学盛宴。
此外,今年的伴手礼也很有新意,船上游客会收到一份诚意满满的礼物——中秋五宝,其中有深受杭州人喜爱的灵隐寺素月饼,每船一礼盒;排长队才能买到的西湖莲蓬;还有精致有趣的定制版月亮灯和国潮风格的定制折扇。
“月亮船”的船票藏了一份小巧思。它采用环保可降解的纸张,暗藏植物种子,将它带回家种在土里,浇上水,到时可收获您与“月亮船”的专属回忆。
9月15日至17日,“月亮船”将连续三晚点亮西湖,带大家去追寻西湖的33个月亮。
本报记者 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