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钱报读书会,听仲向平讲历史
杭州City walk的精彩讲不完
本报记者 李蔚/文 吴思娴/摄
做客钱报读书会,听仲向平讲历史
杭州City walk的精彩讲不完
本报记者 李蔚/文 吴思娴/摄
“现在有个流行语,叫City不City,City的意思是洋气、时尚、先进。杭州是不是一个City的城市呢?毫无疑问。杭州中西合璧,古今交融,但我们杭州人更骄傲的是历史和文化,不过打卡式的走马观花太可惜了。所以,我们要纠正形式大于内容的疏漏。”
8月的一个晚上,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做客钱报读书会,他穿着一件印着City walk的白T,跟在场的读者亲切地开唠起本期钱塘书房大讲堂的主题《城市漫步——走读杭州历史建筑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
当他讲到“今天看图说话,我带来了四条线,北街梦寻、南山如烟、孤山往事、天街寻踪,有些在杭州居住了多少年的人,都可能对这些从未听说过”,在场的不少人都不自觉地挺了挺腰,想把大屏上的内容看得更清楚。
插播一句:8月17日起,每周六19:30~20:30,钱报读书会联合杭州历史学会和晓风书屋推出钱塘书房大讲堂系列讲座,在钱塘区高教东公园钱塘书房精彩开讲!
1929年唤醒全城的大喇叭
从石函路上的“乾坤清气”摩崖石刻出自清末当过杭州知府的陈璚,讲到大佛寺旁的十三间楼与苏东坡的一段渊源,仲向平的讲述里干货满满,时不时大屏上闪过的图片,在他“这个略过先不展开了”的话音下,在场的读者甚至来不及遗憾,就要紧跟着他进入下一段精彩的故事。
过了十三间楼,沿北山路到保俶塔前山路这一段,有一堵白色围墙,每隔五六米墙体就嵌入一块墨绿色琉璃花格,檐头有滴水和瓦当。围墙内是坚匏别墅的山下部分,依宝石山山势而建的坚匏别墅是南浔巨商刘锦藻所建,不过大屏上却是一张时髦得要死的泛黄老照片。
“这个帅哥,你看他西装笔挺,翘着二郎腿,皮鞋锃亮。他是我们浙江吴兴人,叫钱壮飞,中共龙潭三杰之一。”
钱壮飞是被国民党中央派到杭州来筹备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当时就住在坚匏别墅里。他的任务是筹建特种陈列所。
北山路上这座叫做坚匏别墅的建筑,就是当时特种陈列所的遗存,现在是“七十二家房客”的大杂院。
特种陈列所是博览会上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不同于农耕经济的产物,它是展示无线电、广播、收发报机的“高科技”。
当时的老百姓很少见过这些西风东渐的产物。
于是在1929年6月的一个早晨,杭州人一夜醒来突然感到奇怪,怎么天上有声音传给我们?
钱壮飞以坚匏别墅为高点,安了一个大喇叭,就像生产队里唱大戏的广播重复喊“8:00西博会开门了,大家可以去参观了……晚上6:00关门,赶快回去了,断桥的门要关了。”
钱壮飞就用这么一个法子,激活老百姓对新科技的兴趣,让大家来参观西湖博览会。他还用了个金点子,撬开了普罗大众对电报的陌生,两分钱可以拍一个字,拍5个字1毛钱,就是一封即时短信了。
而这一切,正是钱壮飞的伪装网,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特工,由中共中央单线联系。借西博会,他购买器材,培养人才,编制密码,中共的无线电网络系统慢慢诞生了……
仲向平说,光是谍战,杭州的City walk就有得走走,不然麦家老师为什么半夜三更在杭州城西湖边漫走构思。
赵无极的秘密花园
去年到今年,杭州有个顶级大展——“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大展。
“西湖边本来应该有个赵无极美术馆。”仲向平说起一段往事,当时赵无极回杭州,与当时的领导座聊时,欣然同意捐画建一座赵无极美术馆,但因为各种原因,就没有后话了。
作品曾拍出中国油画家作品最高天价的赵无极,在北山路上曾有一个“秘密花园”。在那次大展上,展出了这处“秘密花园”——赵无极笔下的“杭州我的家”,但是如今没有人知道这家在哪里。
画上有石砌的墻基和铁栅栏,围绕着一座带着小阁楼的西式洋房,墙外一棵树上安着一个鸟巢,还有长梯搭在树旁,一处极为自然、静谧的所在。
大屏上出现了一张赵无极与家人、师友的合照,入照的还有一条德牧大狼狗,俨然也是其中一分子。
“这条大狼狗就是赵无极家看家护院的,抱着小孩的是赵无极,他旁边的老人就是林风眠校长,斜对角的就是他的妹妹赵无华,林风眠斜对角就是赵无华的恋人叫无名氏(笔名),曾经是中国爱情小说第一人,与赵无华在这座小楼里谈了三个月昏天黑地的爱情,只可惜赵无华因肺结核早逝了。”
一天,仲向平带着他的《杭州老房子》书,还带上了这张画的翻拍版,去寻找旧址。
“故居已经没有了,但旧址还在,我们可以在打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时,去寻找一下, 就是现在一处地下车库的进口位置。”
仲向平感慨,要是整一条赵无极的求学工作访师会友西湖漫步线路,那该有多好。在赵无极北山故居的附近,就是林风眠、蔡威廉、吴大羽这些大师的故居,黄宾虹的故居也在近旁。
芥川的西湖旅拍照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晒旅拍照,仲向平觉得有张100年前的旅拍照拍得很好。他把照片放出来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正中央自上而下的巨大店幡“楼外楼菜馆”上,他提醒,“那个坐在店幡下桌子边的穿西装的人,就是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芥川龙之介。”
1921年3月,芥川受《大阪每日新闻》委派,用了近四个月时间游历京沪苏杭南京扬州等地,集成一本《中国游记》。其中在杭州的一程中,他住新新饭店,游程中在楼外楼用了餐。
“我们又乘坐画舫返回孤山东岸。那里槐树、梧桐的树荫下,有家挂着‘楼外楼’的饭馆。”芥川选择楼外楼,多少也有打卡的意思,因为他接着提到另一位日本小说家曾在纪行文章中,记述过他们新婚夫妇曾在这里用餐,于是他也决定“在这个饭馆前的槐树下吃顿中式午饭”。
“西湖就在眼前脚下,泛着波光。湖水涌动拍打岸边的石缝,轻柔温雅。春色中这番光影,给人极其恬静的感觉。面对着缥缈西湖波光粼粼……眼前宁静的景色,使我感觉进入了小说的气氛中。”芥川想像着《水浒传》中阮家兄弟在湖边过着寻常日子的模样。
芥川笔下的氛围感,被这张老照片完美地呈现出来。离湖这么近,坐在马路中央,方桌上还有西湖醋鱼,喝的是黄酒。“日本人拍照拍得很好的。”仲向平说,所以我们要去解读照片里的故事与细节,甚至拍摄者为什么要选这样的角度和场景。在City walk时,我们旅拍能感受到的世界就愈加以小见大,丰富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