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潮新闻·人文读本

文章导航

赵孟頫和他的马

  出身官宦之家,长相英俊潇洒,怀有经世之才,一手清秀俊逸的“赵体”让书法界顶礼膜拜。这位在中国古代文艺圈中拥有“开挂”人生的就是赵孟頫。

  今天,赵孟頫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书法家身分,但作为“斜杠青年”的他,绘画水准也是登峰造极,连乾隆皇帝都是他的“迷弟”。其鞍马画在历代鞍马图中一骑绝尘,他自己都说出“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这样“傲娇”的话。

  冷兵器时代,带着剑气寒霜的马与吟风弄月的文人相去甚远。赵孟頫出生在有着舞榭歌台、氤氲烟雨的江南,为何会对马情有独钟?他画的马有什么特点,又何以不朽?

  赵孟頫对画马有执念。幼时每得一张纸,他都要画上马,纸尽其用了才舍得丢弃。为了把马画得更为逼真,他深入马厩定睛凝视,平日里用心揣摩马的姿态,对马的钻研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赵孟頫炉火纯青的画马技艺,不仅是他将天赋发挥到极致的结果,更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坚持。赵孟頫少时看到唐朝画马宗师韩干的三卷真迹,一下子着了迷。经过多年潜心苦练,加上接触不少唐朝作品的真迹和摹本,眼界开阔了,画马功力也愈发深厚。

  他画的马神形兼得,呼之欲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画马》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骏马从赵孟頫的画中一跃而出,帮助一个姓崔的书生摆脱穷困潦倒,最终回到了画中……可见赵氏画马形态之真。

  赵孟頫笔下之马的逼真不仅于拟态,更是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观赏他画的马,似一场神游,有人感到“萧瑟秋风今又起”,有人感到“黄沙碛里马蹄轻”。

  我们看《调良图》中,狂风袭来,鬃毛横飞,仿佛能感受到这匹瘦马“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而人物扬手遮脸,又给画面增加了一丝悬念。

  相比之下,《浴马图》就令观者轻松许多。马或在马倌的牵引下从容而略显兴奋地走向水里,或洗浴完后在马倌的指引下踏步上岸。那些骏马,或昂首嘶叫,或疾步而行,在郁郁葱葱的草木掩映下,倌夫与马群的神情皆松弛适意。

  赵孟頫笔下的马,有的瘦骨嶙峋,有的膘肥体壮,神形各异。画作的背后,传递着怎样的信息?我们或许要从他的人生境遇中寻找蛛丝马迹。

  改朝换代之际,“生存还是毁灭”的两难问题纠缠着赵孟頫:殉葬旧主还是投靠新主?赵孟頫作为人才被“引进”,赴元朝做官时,他的思想斗争是艰难且痛苦的:题诗作画终非正途,若济世理想无处安放,读书又有何用?而传统的忠孝节义又要求他做一个忠诚的人。

  正如我们在《调良图》里看到的瘦马,不是威风凌厉、马蹄轻疾,而是踌躇不前,游移不定,这是他内心焦灼的写照。

  在山河变故、文脉岌岌可危的劫难中,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中,赵孟頫能不顾个人毁誉得失,出仕元朝,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人骑图》中,朱衣男子骑白马徐徐前行。有人说,朱衣男子象征天子,白马则是赵孟頫愿意为良主效力的儒家济世思想。确实,他曾以良马言志,但在忽必烈去世后,他不被重用,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无法化为现实。我们看他画的马,虽然姿态潇洒、矫健非凡,却始终只能活动于禁苑,百无聊赖。

  这样的说法显然把赵孟頫的格局说小了。在元朝,他既是臣,也是师。这个马上得来的王朝对文治的渴求异乎寻常,忽必烈派人下江南把赵孟頫这个大知识分子请到大都时,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戏份,给足了他面子,甚至将其与李白、苏东坡相提并论。忽必烈死后,继任者继续坚持汉化的基本路线,比如恢复科举、在孔庙祭拜朱熹、司马光等宋代文化精英。

  从这样的视角看,在赵孟頫的鞍马图中,身着唐装的倌夫或许是他的自画像,不仅暗示着他汉人的身分,还象征着他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他胯下的骏马,象征着那个草原王朝,倌夫与马,也并不是谁驾驭谁或谁征服谁,而是相得益彰相互成就。

  赵孟頫笔下的马的细节把画面的氛围感拉满,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但是细究其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些许异样:一个深受蒙古统治者赏识,身居高位的名士,其笔下与马相伴的那些人物,为何没有一个是蒙古人的装束,反而俱是唐人形象?

  赵孟頫的画,带着浓浓的古风,颇有返璞归真的感觉。比如,《人骑图》笔触细腻秀润,造型自然生动,表现出浓郁的唐代遗风;《古木散马图》中,两匹马似从远古而来,身披禅意的薄纱。

  原来,赵孟頫一生对“古意”孜孜以求,希望找回唐宋重气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发扬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他把“逼近古人”看得十分重要,在《人骑图》的题跋上,他志得意满地写上“此图自不愧唐人”,进行表扬和自我表扬。

  欣赏赵孟頫的画,是对他艺术成就的瞻仰,也是对一个时代的重读。

  赵孟頫的复古主张,捍卫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意味着古法不失、文脉不断,这对中国古代艺术传统、对这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元朝文化江山中的领袖,赵孟頫这匹“老马”一马当先,驰骋在宋元文化的草原上,开疆拓土。撑起了元代文化门面的“元四家”们无不是踏着赵孟頫设定的路标前进。在困厄之中,赵孟頫以颤抖之手,如爝火般照亮了中华文化的幽暗角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狭小而阴暗的空间内点亮了一盏璀璨的文化明灯,让元代不至于成为“文化沙漠”。黄公望少时见赵孟頫挥毫泼墨,自称赵孟頫学生,可见受其影响有多深。

  赵孟頫的一生耐人寻味,在王朝更迭的时代夹缝里艰难前行,有太多的抱负未施展,也有太多的委屈无人诉。但他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做一个孤勇者,把内心的煎熬化为艺术奋进的动力。他不因现实生活的困苦埋没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不因时代洪流的裹挟而遮蔽传承和延续文脉的初心。这是赵孟頫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


钱江晚报 潮新闻·人文读本 a0007 赵孟頫和他的马 2024-09-08 钱江晚报2024-09-0800007 2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