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影视剧,非洲持续圈粉
《山海情》《延禧攻略》等剧在当地热播
本报记者 吴馥梅 肖暖暖
坦桑尼亚某个小渔村中的录像厅 受访者林晨供图 |
这一端,身怀绝技、自由不羁的“江湖侠客”吊着威亚在浙江横店影视城恣意来去;那一边,数万公里外的非洲大地,《一念关山》《延禧攻略》等中国影视剧作品深入人心、广受欢迎。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出海雄心勃勃,其中非洲大陆是重要市场之一。而“(浙)剧审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非洲荧屏,显示浙产剧成为国产剧出海的一支重要力量。
辽阔的非洲大陆上,有哪些中国影视元素在熠熠闪光?未来的国际化潮流中,浙产影视剧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国古装剧在非受欢迎
浙江元素不可忽视
距离坦桑尼亚首都240公里的一个偏僻渔村,村中唯一的放映厅内,正播放着来自中国的古装动作电影《龙门镇客栈》。在这里看一场电影需支付500~1000坦桑先令(约1.5~3元人民币)。尽管如此,中国古装电影依然吸引着不少当地村民前来。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研究中心秘书长林晨已在非洲待了两年多。在与当地人的朝夕相处中,他们看中国影视剧的一幕幕让她印象深刻——剧中说的是中文,林晨问他们是否能看得懂,没想到当地人自信地表示看得懂,且很喜欢。
林晨告诉记者,除了自己的本土人情,非洲有不少融合性文化,这样的土壤让他们可以去接纳更多国家的影视剧作品。“从我自己的接触经历来看,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侠义精神的古装片、玄幻片、动作片比较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不少商店里都会摆着相关碟片。”
事实的确如此。社交平台上,也能看到在非洲生活的华人发布当地民众追国产古装影视剧的内容,《夜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少爷的剑》《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等影视题材深受喜爱。
国产影视剧出海成果斐然,这之中,浙江元素值得关注。
深受非洲观众喜爱的国产古装影视剧,大多离不开横店影视城。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电视剧收获了不少非洲剧粉。肯尼亚一个村庄的21岁女孩阿丽亚娜表示,不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睡不着。金华欢娱影视公司出品的《宫》系列、《延禧攻略》《正好遇见你》等影视剧也在非洲热播。在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的《山海情》,亦是由浙江影视公司出品。
软实力+硬设施
中国影视产业不断生根非洲
国产影视剧出海并非新鲜话题。2011年,斯瓦西里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就在非洲受到热捧,成为中非文化交流里程碑与国产剧出口领头羊。近些年,中国影视剧出海步伐加快,进一步在非洲大陆落地生根、持续圈粉。
电视剧《山海情》已先后被译制为斯瓦希里语、法语等20多个语种,在科摩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今年7月,另一部中国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陆续亮相肯尼亚公民电视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电视台,并在覆盖多个非洲国家的AZAM TV台网和四达斯语频道ST Swahili登陆,以中国援外医疗队的视角讲述中非友谊故事,收获了当地观众的喜爱。刚刚在央视首播结束的电视剧《幸福草》,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走进包括非洲在内的多个区域……
国产影视剧“霸屏”非洲背后,既有软实力,也有硬设施。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了“万村通”项目,旨在为非洲国家的1万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据央视网报道,这一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20个国家、9512个村落的接入,直接受益家庭超19万户。另外,该项目负责公司播出的近千部中国影视剧已在40多个非洲国家落地,覆盖上亿人群。
“我们公司在坦桑尼亚是2009年建立、2010年运营的,主要是给当地居民带来数字电视的服务,让大家都能够看得起、看得好有线付费电视。”四达时代东非区内容总监唐竞宇介绍。
2010年,四达时代入驻坦桑尼亚,并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数字整转”工程,一方面让机顶盒等电视设备以及收视费用的价格降低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另一方面提高了当地用户收看到的频道数量和图像质量。唐竞宇说,在中国剧出海方面,他们也做了很多工作,给非洲老百姓带去了非常多的中国影视剧。
不以山海为远
影视“破浪出海”拥有更多可能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认为,中国电视剧正迎来打造“华流”的黄金时机。截至目前,华策集团已将15万+小时中国影视内容传播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多个国际流媒体平台深度合作,自主创建了全球传播“一张网”,已建有100多个频道,海外订阅用户超2600万人,新媒体运营团队覆盖13种语言。
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教授认为,在国际化潮流中,中国影视要更好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形象大使,从一开始就必须具备“影视出海”的意识。
“影视剧出海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和路径,以非洲当地语言传播的影视剧为载体,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机会。”张艳秋告诉记者,通过影视剧来“润物细无声”地讲述中国故事,就像“直接邀请当地人民进入我们国家的会客室一样”,能让他们更迅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
2021年1月,一个“干沙滩变金沙滩”的故事在国内首播,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摆脱贫困的真实历程让无数中国观众动容。浙产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村民在时代浪潮中用双手消除贫困的故事,也感染了同样向往美好生活的科摩罗人民。当地媒体曾评价,剧中那些“从土里长出来的人”鼓舞着科摩罗青年与贫困作斗争。
“像《山海情》这类题材的电视剧,我个人是非常推崇的。因为它能够精准传递中国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符合非洲社会的实际语境、引发广泛共鸣。”张艳秋说,其实,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热度,最根本的,正是源于情感的共鸣。
与此同时,张艳秋表示,通过影视剧在国际化潮流中讲述好中国故事,还要考虑在题材均衡性和传播渠道方面下工夫,“提高题材丰富度,并做好‘渠道下沉’,比如,按照城市逐级对接的方式,让各个传播节点像毛细血管一样,更扎实地辐射更大范围”。